浙大“網紅”食堂:刷臉吃飯精準計算卡路里
人臉識別,自動稱重,無感支付……昨天,浙江大學學生返校報到,玉泉校區的一家食堂吸引了學生眼球,它是杭城又一家讓網友羨慕嫉妒恨的“別人家的食堂”。
這個“網紅”食堂采用的各項“黑科技”大大提升了師生的就餐體驗。其傳遞的“節約”、“光盤”理念更是受到好評。
前幾天,翻新裝潢的浙大玉泉校區第二食堂(原食天一隅)開始試營業。第二食堂建筑面積約1600平方米,可容納近500人同時就餐。目前食堂共分為三個區域:一樓的麥思威餐廳和生活空間,以及二樓餐廳。
“物聯網時代,無卡是趨勢。”浙江大學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負責人說,“這是國內首套智慧稱重計價刷臉結算系統。其目的是更好滿足學校師生對美好校園生活的需求。”
能精準記錄食物的卡路里,美味和健康同等重要
記者在食堂現場看到,師生在取餐之前,須在“人臉識別機”前正對攝影頭,綁定餐盤。食堂自助臺的托盤放置區,同時是稱重區。取餐者每加入一定量的菜,系統都能以“克”為單位記錄相關重量,并計算價格。師生走出取餐區,即可完成“無感支付”。
該食堂的另一新奇之處是該智慧系統能精準記錄食物的卡路里。取餐完畢后,用餐者的手機上會收到關于本餐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三大營養元素的比例分析,提醒用餐者攝入平衡。
浙江大學后勤集團飲食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這個功能是和學校的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團隊合作開發的。他們對所有菜品的營養含量進行測算,美味和健康同等重要。
一些浙大師生告訴記者,從“光盤”的角度看,“吃多少,取多少”的自助用餐方式無疑是最為環保的。現在食堂用上高科技,很好地解決了過去按需分菜和取餐效率的矛盾,值得點贊。
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夏學民認為,浙大探索食堂新的用餐方式,食物稱重精確到克,是用現代科技手段鼓勵人們節約糧食,珍惜勞動,符合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