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四川外國語大學上交寒假作業品嘗土特產
洛陽牡丹餅、上海蝴蝶酥、墊江趙牛肉、安徽醉翁酥糖、云南普洱茶……2月26日早上,四川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翻譯專業2015級6班的同學們,帶著經過長途跋涉的“美食寒假作業”走進課堂。
26日是四川外國語大學開學的第一天,早上8點45分,寫作課前半節課剛結束,同學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自己帶的家鄉特產,在課桌上依次排開。原來,開學帶上家鄉特產,是學院老師李旭布置的寒假作業。
墊江趙牛肉是人氣王
早上8點45分,前半節課的下課鈴聲準時響起,就有同學開始張羅著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家鄉特產。牡丹餅、鹽水鵝、酸角糕、小粒咖啡……各地的特產隨即擺滿了課桌。
這些特產來自天南海北,同學們一邊上課一邊品嘗特產,了解當地文化,增進同學情誼。來自重慶萬州的甘露同學說:“大家歡聚一堂,感覺特別開心。我坐在第一排,不斷有東西從后面位置傳過來,很有趣。”
屈江霞是重慶墊江人,她帶的家鄉特產是趙牛肉。實際上就是牛肚、牛筋、牛肉片一類的鹵味,蘸上辣椒面,獲得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屈江霞告訴記者,自己家鄉的美食能得到同學的喜愛,她感到很高興。
黃連真苦到懷疑人生
班長劉俊杰是重慶石柱縣人,他帶來的家鄉特產是黃連。劉俊杰告訴記者,石柱被譽為黃連之鄉,黃連在當地是一種非常有名的藥材,藥用價值極高。他說想讓同學了解他的家鄉,并且記住它。
對于這份口味有些不一樣的特產,同學們連連驚呼苦到懷疑人生。劉俊杰說黃連的正確食用方法應該是泡水喝,有人這么做了,但是水變苦之后大家仍舊望而卻步。
劉俊杰還向記者表示,家鄉還有一種名為“莼菜”的特產,可是不便保存及運輸,他就沒有帶了。跟他有一樣遺憾的同學,還有甘露:“萬州的特產是烤魚,可是沒有辦法帶。”
希望學生有美好回憶
李旭是川外英語學院的一名教師,這次特別的“寒假作業”,就是她布置給同學們的。
李老師告訴記者,由于班上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加深學生對各地文化的了解,她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想法。一來能讓學生了解各地風俗,二來能夠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
回憶起當時的場景,李老師笑得有些開心:“其實這也不算是正式的作業,算是一個提議吧,沒想到孩子們都非常配合,參與熱情特別高。”
李老師和記者分享了她上大學時候的故事。李老師和大學同學的感情非常好,同學之間經常串門到對方家里做客。每到一個同學家,總是會受到對方家人熱情的款待。同學間的友愛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師說:“這對我來說是特別美好的回憶,大學是一段非常單純的時光,我希望我的學生將來也能夠有這樣一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