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資料
美國東部時間2月7日下午,美國國家工程院公布新增選院士名單,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郝吉明教授因“領導大氣污染防治理論、戰略和技術的研究及實施”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郝吉明是我國環境工程領域首位獲此榮譽的學者。
郝吉明近照。
郝吉明院士1970年畢業于清華大學,1981年獲清華大學核環境工程碩士學位,1984年獲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環境工程博士學位。1999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首批特聘教授,200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主任,清華大學第十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教育部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F任清華大學教學委員會副主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全球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豐田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委員,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工程與環境委員會委員,中國環保產業協會副會長,《環境科學與工程前沿》(FrontiersofEnvironmentalScience&Engineering)期刊主編等職。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獲美國加利福尼亞空氣資源委員會2015年度哈根-斯密特清潔空氣獎(Haagen-SmitCleanAirAwards),成為中國大陸首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2014年起連續4年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主講“國家級精品課程”一門,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2006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名師。
郝吉明院士立足中國、關注全球性環境問題,主要研究領域為能源與環境、大氣污染控制工程。主持全國酸沉降控制規劃與對策研究,在我國酸雨污染防治政策制定中發揮主導作用。建立城市機動車污染控制規劃方法,推動我國機動車污染防治的進程。深入開展大氣復合污染特征、成因及控制策略研究,發展了特大城市空氣質量改善的理論與技術方法,推動了我國區域性大氣復合污染的聯防聯控。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學銜是工程專業領域的最高榮譽之一,本次共新增83名院士和16名外籍院士,截止目前共授予2293名院士和262名外籍院士。除郝吉明外,今年當選的外籍院士中還有3人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盧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臺灣地球科學家李羅權。此外,還有6位知名華人科學家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