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電子化利弊難以平衡家長糾結老師:家長要做好監督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媽媽,給我手機,我要做作業。”最近,市民韋女士比較鬧心,從開學到現在,孩子幾乎每天都嚷著要拿手機做作業,她認為雖然電子化作業比較方便,但如果家長監督不到位,孩子就會拿手機玩游戲。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年來不少教師通過網絡布置家庭作業,如通過QQ群、微信群布置作業,讓學生們在微信上還課;在APP上拍照做題,朗讀課文等等。“家庭作業電子化”究竟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對此,記者采訪了南寧市部分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
家長糾結
作業電子化是否對孩子有不利影響
三年級學生家長波波媽表示,開學以來兒子電子化作業越來越多,目前她手機上已下載了3個跟學習有關的客戶端,孩子的作業基本上通過客戶端來完成。
記者在波波媽手機上看到一個學習英語的APP,點擊進入APP后,會出現中文聽寫和英文聽寫兩個選項,孩子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拼寫出正確的單詞,系統會給予打分。拼寫完成后,家長需將孩子的聽寫結果截圖發給老師,老師則會給出相應的評語。家長收到評語后,才意味著這一項作業完成。
為了方便孩子做電子作業,波波媽還給波波買了個ipad,但由于自制力差,稍不注意,波波就會偷偷打游戲,這讓她很擔心。
清清正在讀小學四年級,清清爸告訴記者,他每天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看清清班級的QQ群或微信群,看看老師都布置了哪些作業。清清爸認為,利用微信群、QQ群雖然能方便快捷地和老師進行溝通,但本應是學生自己在課堂上完成的作業及任務,現在都落在了家長頭上,增加了孩子的依賴性。
而家長陸先生認為電子作業雖然有一定弊端,但也有不少好處。他表示,孩子上六年級后就開始通過手機客戶端進行學習,“現在很多學習類的客戶端都做得不錯,特別是英語方面的,跟讀和反饋的功能很好,孩子也比較感興趣,輔導效果是家長達不到的。”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