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獲贊受訪者希望老師認清各自職責
教師直接在家長群布置學生每日作業,家長要給孩子批改作業、輔導功課……如今,“家長作業”的現象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勢。不少家長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孩子的家庭作業中,甚至成為主力,這讓許多家長苦不堪言。前不久,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叫停家長檢查作業、家長為孩子家庭作業簽字等情況,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1.8%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家長被“家庭作業實為家長作業”問題困擾,70.1%的受訪者認為家長過多承擔了教師的教育教學責任。“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63.3%受訪者認為是教師淡化教育責任意識,向家長轉移責任。80.1%的受訪者認為讓教育回歸本位是教育教學中的當務之急。
79.3%受訪者贊成叫停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
“我兒子班上有家長微信群,老師會在群里布置作業,并要求家長檢查。一直以來都這樣,我都已經習慣了。”重慶市民李娟(化名)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五年級,“很多孩子還小的朋友經常抱怨,老師會布置一些超出孩子能力范圍的作業,沒有家長的幫助根本完不成,更多的時候只能家長自己做,孩子幾乎不能參與其中”。
家在山東的全職媽媽陳希的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現在布置的作業都是寫作文、寫觀察動植物的日志等,孩子怎么可能做到?基本上都是我和他爸做,有時還需要我妹妹幫忙”。
民調顯示,81.8%的受訪者表示身邊有家長被“家庭作業實為家長作業”問題困擾,其中25.6%受訪者表示這樣的家長非常多。受訪的幼兒、小學生家長表示身邊家長有這一情況的比例更高(86.5%)。
“我不太知道這樣的作業對孩子有什么意義,受苦受累的是家長。但家長又不便給老師一直提建議。”陳希坦言,她曾在家長群里提過這個問題,但因其他家長沒有反應,老師最后也沒有采納她的建議。
對于叫停為家長為孩子作業簽字的做法,79.3%的受訪者表示贊成。其中,受訪的幼兒、小學生家長贊同的比例高達84.1%。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分析,如今學校和家長都對學生的學業有越來越高的要求,而教育現狀是分數決定孩子未來能上什么學校,這也加劇了學校的壓力,當學校承受的壓力太大時,自然就把壓力轉到了家長身上。“很多家長成了學校應試教育的幫手,一些家長一心為了孩子成績自愿地參與進來,而有的家長是被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