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生入學“綠色通道”設立20年新資助體系助力學生發展
新華網北京8月23日電今天,3000余名新生在清華園內報到入學。迎新現場,多位家庭困難的同學通過新生入學“綠色通道”辦理臨時借款順利注冊,成為園子里的新主人。而這樣的工作已經連續做了整整20年。
清華大學歷來高度重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工作,自2006年起,學校開始建設以需要為原則的“新資助體系”。十年來,學校不斷創新組織形式,增加籌款力度,逐漸形成以助學金和勤工助學為主體的“助、勤、獎、貸、補”的資助格局。新資助體系“以助學為目標,以需要為原則,以育人為根本”,秉承“兩個強化”的工作理念,通過“兩個增加”的工作途徑,實現了“兩個全部”的工作目標,為更好地幫助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全面綜合發展提供保障。清華大學承諾“決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資助全覆蓋:學校綜合考慮不同年級學生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為不同年級的學生制定了個性化的資助方案。學校基于誠信、基于需要、基于服務,為新生提供一攬子資助方案,從方方面面關愛、服務入校新生。
“一攬子”的幫助:新生資助方案
新生入校前在《家庭經濟狀況調查表》中填寫自己的各項家庭經濟情況數據,供學校評定家庭經濟困難等級及需要的資助金額。最終學校將根據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具體經濟狀況定制屬于該生的個性化一攬子資助方案,這份方案包括了學生在本科四年將獲得的經濟資助介紹,切實滿足每位同學的不同需要。
“走上門的關懷”:暑期走訪
為了讓新生能夠盡早感受到來自學校的關懷,清華大學的老師們利用自己的暑假時間,提前到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家里去了解他們真實的生活境況,被學生譽為“走上門的關懷”。清華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走訪工作以“進家門、嘮家常”的方式了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通過及時調整資助政策,做到讓學生放心上學、安心讀書,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見到清華大學之前就先見到了清華大學的老師們,提前感受到了學校給自己的關注和溫暖。迄今為止家訪工作已堅持多年,共走訪了近千個家庭,幾乎覆蓋了全國所有省份,給各地的貧困學生送去“學校最真切的關愛”。
如今年的甘肅考生魏祥,自幼患先天性脊柱裂、脊柱囊腫,導致雙下肢運動功能喪失。學校得知情況后,數學系梁恒老師和物理系茅衛紅老師立即前往看望,表達了學校對他的歡迎和關切,為他講解了今年的招生信息和學校能夠提供的幫助,并贈送給他3本書藉,鼓勵他保持堅強樂觀。
一路上的溫暖:路費補貼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入校前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交通費用問題,尤其是新疆、西藏等偏遠省份,如何解決路費問題讓不少學生憂心。學校在招生網站、招辦微博、入學通知書材料里廣泛發布了《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來校報到交通費用申請表》,并公布資助管理中心的咨詢電話,存在經濟困難的新生可以直接向學校申請赴京路費。新生錄取通知書中附有一張銀行卡,學生只要在當地銀行將卡激活,就可以立即提取學校存入學生卡中的路費補貼用于購買車票。這一舉措真正解決了家庭貧困新生赴京費用的燃眉之急,為他們來到學校的路途中增添溫暖。
無障礙的暢通:“綠色通道”
今年學校繼續面向全體新生開設“綠色通道”。新生如因家境困難無法湊足學費,可以直接通過“綠色通道”辦理臨時借款用于繳納學費和住宿費,完成注冊手續。
除了新生以外,全體在校生均可享受“綠色通道”帶來的幫助。每年都有約300名同學通過辦理臨時借款繳費注冊,總額超過200萬元。清華自1998年開始在全國高校率先開設“綠色通道”,今年已是第20年,這一措施極大地緩解了學生開學時的經濟困難。
個性化的關愛:“愛心紀念封”
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新生放下包袱,早日融入校園,學校還設計了包含一系列愛心卡片的“愛心紀念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自由定制屬于自己的紀念封。它包括了自行車卡、被褥卡、教材卡、學習生活購物券、體檢卡、觀演卡、理發卡等愛心卡,這些愛心卡可以在校內流通;學校還為特殊困難同學準備了價值1000元的“愛心生活費”卡片,以緩解他們的生活壓力。學校這種變實物為愛心卡,變統一發放為按需定制的方法,既滿足了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避免了浪費,得到了新生的一致認可。
資助促發展:在清華大學“新資助體系”建設十周年之際,學校在“兩個全部”的基本保障型資助基礎上,提出了發展性資助的理念,旨在支持學生全面發展,成長為現代化人才。
走出去的底氣:“鴻雁計劃”
從發展性資助的理念出發,清華大學啟動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海外交流支持計劃,簡稱“鴻雁計劃”,是學校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的發展性資助項目。“鴻雁計劃”可支持的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學術科研類的海外研修、實習實踐類的海外交流、學習培訓類的海外課程等,學生自己聯系的海外交流機會,都可以申請“鴻雁計劃”的資助。它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申請海外交流項目,為其提供經費支持,解除后顧之憂,讓同學們在海外交流中開闊眼界,不斷成長,成為“更國際”的清華人!
書香里的積淀:“好讀書獎學金”
“好讀書獎學金”由錢鐘書、楊絳先生一家人在清華設立,對學校的發展性資助工作給予了諸多助力。它開展了讀書活動,每學期制定“3本必讀+3本選讀”書單,向所有報名讀書會的學生免費提供3本必讀書籍,選讀書籍上報批準后即可獲得報銷,讓學生無負擔地暢游書海。它支持“鴻雁計劃”,讓學生“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表達了對清華學子的期望。此外,“好讀書獎學金”還助力給“自強計劃”,將給予2017年該計劃困難生每人5000元的幫助,培養學生的深厚底蘊。
特色化的支持:表達工作坊
為了滿足學生們多樣化的需求,打造復合型人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學校設置了諸多特色化的發展性支持。如設置表達工作坊,邀請校內外知名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表達能力培訓,讓同學們能更好地展現自己的風采。在國際化背景下,針對有出國交流或深造意向的困難生,提供參加托福(課程)、雅思(課程)及其他外語(課程)考試的經費支持,幫助鍛煉學生外語技能。。
未來,清華大學將繼續探索完善“新資助體系”建設,推動其從滿足學生的基本需求向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拓展,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更多支持,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平等的成長與發展機會,努力促進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