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育人神器獲贊:21年書寫百萬字家校聯系本
21年來共寫了700多本家校聯系日記,修正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的成長過程,老師和家長在一個個本子上累計寫下約110萬字。23日下午,新洲區2017年先模教師巡講團在新洲一中舉行的最后一場報告會上,陽邏街中心小學教師程翠蘭介紹的“育人神器”獲得同行點贊。
程翠蘭從教21年來,當了19年班主任,家校聯系日記本上記錄了她和家長攜手育人的點點滴滴。她說:“愛是我對學生一生也做不完的功課。2008年之前,家校聯系日記本是單純的作業批錄本,每名學生一本,抄寫當天的家庭作業帶回家,并讓家長在上面記錄學生當天做作業過程中的細節和表現。上學時,學生再把它帶到學校,我在上面做一些批語或者補充記錄。久而久之,它成了聯系我和家長之間的一條紐帶。家長和我是在日記本上‘修路’,一條塑造孩子美好心靈的路。這條路是透明的路,我和家長的任何一次交流,學生都能通過家校聯系日記本了如指掌……”
2016年秋天,由于父母離異、父親再婚,班上有一名男生性格孤僻,與家人無法和平相處,學習沒有積極性,家長感到束手無策。程翠蘭主動打電話聯系了他的爸爸,與之溝通談想法,建議他配合老師從“愛”字入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隨后,程翠蘭與這名男生先后進行了4次談心,但效果甚微。于是,程翠蘭開始采用“無聲引導法”——每天通過家校聯系日記本和他的爸爸溝通。孩子看了這些溝通日記后,心靈上受到很大觸動。過了幾天,他的爸爸向程翠蘭反饋說:“這孩子今天在家說話的態度明顯溫和了一些……”今年4月7日,程翠蘭在陽邏街上碰到這一家人,新媽媽拉著她的手傾訴了許久,欣喜與感激之情寫在這一家人的臉上。
筆者在家校聯系日記本上還看到一次有趣的交流。今年4月7日,家長在家校日記本上說孩子當天學習完成情況后,反映孩子吃飯拖拉。程翠蘭將“拖拉”二字畫上紅圈,并獎勵一個“笑臉”,在面批時回復:“吃飯也是和學習一樣重要啊,笑臉2個;哪天讓老師來給你喂一次飯吧,呵呵,笑臉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