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竺院選拔試題熱議:“一生一世”中的語文問題
“說要愛你一生一世的男人,最后和你離婚了,算不算說謊?”這是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新生選拔考試的一道語文試題,被一些學生稱為“奇葩試題”,引起激烈的討論。
《錢江晚報》昨天報道此事后,在讀者中也引起討論。從轉載這一報道的公眾號上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到,爭議集中于兩點:一是該題的正確答案應該是什么?二是拿這樣的題目來考試是否合適?應該說,這兩個問題是有內在聯系的:如果該題的正確答案不被人們所認可,那就是說人們認為該題確實過于奇葩,就不適合拿來用作考題。
這是一道語文試題,它的“語文性”在哪里?首先在“說謊”二字。要判斷“一生一世”是否說謊,先要確定“說謊”的定義,然后用這個定義去衡量那個“男人”的行為——不但要掌握詞義,還要會運用詞義。該題假設的情景對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干擾,基礎知識薄弱的,或者掌握了基礎知識而思維能力較弱的,都容易被“一生一世”帶到溝里。
所謂“一生一世”,婚戀行為是人生現象或者說是社會現象,在這道試題里,它是考生的思考對象;它要求學生了解人的復雜性,社會的復雜性,又能清晰、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這道試題包括了語文課的核心內容:語言文字知識和運用語文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的能力。這里要強調的是,語文能力不僅僅是掌握了詞語、詞組等語言材料,也不僅僅是組合材料的原則即語法;語言能力更是運用語匯、語法進行思考、思辨、表達的能力。因此,從語文的專業角度來看,這是一道成功的語文試題。
從考生角度來考量,這也是一道好試題。浙大是一所研究性大學,竺可楨學院則從已經被浙大錄取的新生中選拔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尖端的研究人才,既要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要有很強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的核心,不就是思考能力嗎?如何從紛繁復雜的表象中發現實質性問題,如何排除各種干擾找到研究方向、確定思路,這是研究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延伸閱讀:
- 浙大竺可楨學院新生選拔引熱議:曾說愛你一生又離婚是謊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