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微型學校聯盟:抱團聯動發展整合資源互相幫助
蟬鳴蛙聲,溪水秀林,地處川北深山的廣元市利州區范家小學,一年四季都是師生們的樂園。
在這里,孩子們可以種花觀鳥,伴著睡前故事入眠,可以參加數不完的活動,充盈著自信與快樂。在這里,教師們可以與周邊學校教師暢快交流學習,可以網上授課,還可以從事科研活動,思考農村教育的不足和困惑。
為何這里的鄉村教育與眾不同?范家小學校長張平原說:“是通過探索微型學校發展聯盟給我們帶來的變化!”
1、構建微型學校聯盟擺脫辦學困境
張平原的另一個身份是廣元市利州區微型學校發展聯盟的理事長。
微型學校有多小?張平原說,他們把學生人數少于200人的學校稱為微型學校。在廣元市利州區,學生人數在200人以下的農村微型學校14所,約占全區小學的35%,學生人數總計1132人,僅占全區小學生總數的4%。未來5年這14所學校有近110名教師將退休。
這些袖珍學校大多地處深山,離市區動輒幾十公里,交通不便,人口流出嚴重,但為滿足基層學童就近入學,短期內又無法合并拆掉。
張平原指出,這些學校面臨共同的困境,即教師年齡偏大,教育教學方式守舊,學科與教師不配套,專職藝體教師匱乏,辦學不自信,家長對學校不信任。學校生源逐年枯竭,規模越來越小,撤之不能,辦之難繼。
利州區一直在努力改變這些微型學校的辦學。2014年,利州區教育局從城區學校、鄉鎮重點學校或機關選中了8名有能力、有思想、有情懷的干部到微型學校擔任校長職務,并且輪流安排農村微型學校干部到城市學校或上派到局機關掛職鍛煉。同時還實行微型學校公用經費10萬元保底劃撥。投入24萬元為24個農村教學點配備了大屏幕液晶電視、電腦、電子白板和衛星接收設備,實現了“教學點遠程教育資源全覆蓋”。
張平原就是此時到范家小學的。2014年年底,14所有相似處境、希望改變現狀的農村微型學校校長聚在一起,組成發展聯盟。微型學校發展聯盟的初衷是要整合資源、互相幫助、互通有無、抱團發展,打造清新樸實小而優、小而美的鄉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