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出現優生和差生根源在態度和良好的習慣
王彩霞,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語文高級教師,東湖高新區語文學科帶頭人,2014年度東湖高新區“學生最喜愛的教師”,多次榮獲區“優秀教師”稱號,執教的語文優質課獲全國、省、市一等獎。現任一年級語文教師。
親愛的一年級新生,恭喜你們已經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啦!之前你們每天的生活內容多是與同伴做游戲,如今步入一個講紀律、學知識的小學校園,難免有些不習慣。為了讓大家在開學的第一個月盡快適應小學生活,我們邀請了光谷一小的王彩霞老師來給大家支幾招。
第一:調整作息,早睡早起
小朋友們每天晚上要在8點半前睡覺,早上7點起床,每天的睡眠時間一般保證10個小時左右。因為晚上九十點鐘是你們骨骼生長的最佳時機,睡得好才能長得高喲。
幼兒園每天中午都安排午睡,到了小學有的學校沒有午睡的條件,但至少也要休息一個小時。午覺的作用是讓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整,以利于下午更好地參與學習活動,午餐后不要劇烈運動,不妨坐在座位上閉目養神,也可以帶個小枕頭在桌上趴著休息。
第二:學會傾聽,仔細觀察
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老師會根據你們的情感變化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創設你們喜愛的情境,指導你們傾聽、提問、思考,作出積極的反應,對于參與特別認真、積極的學生還會及時鼓勵,你們要積極地參與喲。
認真傾聽同學的發言。當別人發表意見時,要認真傾聽,有的同學一心想表現自己,他高高地站起來,邊舉手邊不停地喊“我來,我來”,有的隨心所欲地看書,有的甚至吃零食、玩玩具等,這些都是不對的。
第三:養好習慣,受益終身
對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學習知識、開發智力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還是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一年級出現“優生”和“差生”,其根本原因是態度、習慣問題,好習慣使人受益終身。葉圣陶先生說過:“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那么要養成哪些好習慣呢?1、健康習慣:“坐如鐘,站如松。”“講衛生,穿戴整潔。”2、品德習慣:“對人有禮貌,見到老師同學要主動問好。”“許多人面前說話要響亮。”“和同學老師單獨說話要輕聲,讓人覺得你彬彬有禮。”“下課不和小朋友打鬧,同學間要友好。”3、學習習慣,特別是要培養孩子熱愛讀書和珍惜時間的習慣,逐漸減少對父母或長輩的依賴。
進入小學后,你們過的是一種相對獨立的集體生活,系鞋帶、上廁所、準備學習用品等問題,都得靠自己,如果動作慢,能力差,都會影響學習。自理能力的培養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早上自己穿衣,刷牙、洗臉、吃飯。書包、書桌自己整理,全家吃飯時幫忙端飯、放筷子等。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學們,祝你們新的校園生活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