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今年本地高校大學生資助金額將達20億大學生入學不用愁
重慶市教委、市扶貧辦和國家開發銀行重慶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近日解讀了2017年重慶市高校學生資助政策。
今年是學生資助新政實施10周年。10年來,重慶市累計投入526億元,資助學生超過4100萬人次。今年,資助金額預計將達20億元左右。
“做到‘應貸盡貸、應保盡保’,確保每一名貧困大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重慶市教委總會計師郭小萍說,無論是新生入學路費,還是學費、住宿費、生活費,甚至一些臨時特殊困境,都有政策、渠道、資金保障,“不存在無法解決的困難,不存在無錢上學而政府又不能解決的問題”。
高校學生資助政策共有15個方面: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基層就業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學費補償貸款代償及學費減免、直招士官學費補償貸款代償、退伍士兵教育資助、師范生免費教育、新生入學資助、勤工助學、校內資助、綠色通道、重慶籍三峽移民高職學生助學金、重慶籍建卡貧困家庭定向培養學生助學金等。
有了這些資助政策和資金,大學生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和畢業后4個階段都有制度保障,資助貫穿學業始終,能夠做到“四不愁”。
入學前不用愁。全市家庭經濟困難的高校新生,入學前可向家庭所在地的區縣教育部門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申請信用助學貸款,用于支付學費和住宿費,在校期間貸款利息由政府全額承擔。
入學時不用愁。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如果在入學前實在不能籌集到足夠的費用,可以在辦理入學報到手續時,通過高校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緩交學費和住宿費,先辦理有關入學報到手續。
入學后不用愁。高校將及時進行家庭經濟困難資格和程度認定,確屬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將納入資助渠道,采取不同措施給予精準資助。
畢業后不用愁。國家助學貸款最長期限為20年,還本寬限期為3年。建立國家助學貸款還款救助機制,對特別困難畢業借款學生進行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