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清華北大讀中大2005廣東高考榜首的選擇之路
2005年,黃仲強以廣東省高考三料冠軍(包括總分、英語、化學)的身份,進入中山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就讀,學校給予獎學金并配海歸導師的新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但當年黃仲強“日后想從商賺錢”的規劃,暫時并未實現。
時間總是在不經意地塑造著黃仲強。“這些年,我的經歷很簡單,從內地高校到香港高校,你會不會沒什么內容可寫?”黃仲強關切地反問采訪記者,甚至透出紳士般的暖意和歉疚。
如果讓他給自己這些年的經歷確定一個主題,他給出的答案一定是:幸運和感恩,“我總是遇到好老師,基本沒受什么挫折。”
他說:“高考榜首的身份讓我獲得了幸運,這段歷史,是我的人生中寶貴的經歷。”
黃仲強正在經歷著人生最緊迫的一段時光。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可能是多年來他遇到的最大困境:五年之后,香港大學將以教研的成績來決定他是否能獲得終身教職。這種壓力與當年上高考考場的感覺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我沒有透析未來的能力
消失在大眾視野里的這些年,從求學到就業,黃仲強的日子基本在高校度過:從中山大學到香港中文大學再至香港理工大學最終落腳香港大學。被問及走學術路線是否為高考狀元們的最優等選擇時,黃仲強自己先笑了起來:“還有人說,為什么你們不愿意走出去接觸社會,你說我是不是高人一等?”
黃仲強作為2005年高考榜首,當年沒有選擇人氣爆棚的北大清華,而是去了中山大學,一直是個未解之謎。黃仲強坦率地說道,當時這一選擇是和家人共同決定的,父母希望他離家更近一些。而且,從他后來的人生經歷來看,“去北大清華,能獲得的幫助和資源是肯定不同的”。
黃仲強求學的路可謂一帆風順。在眾多資源聚集,以及他自身的努力下,黃仲強從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畢業。隨后到香港理工大學做了一年的博士后。黃仲強習慣性地把這種順利歸結于自己在求學途中幸運地遇到了一些好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一些做人和做學問的經驗,另外,再加上一點點運氣”。
從黃仲強最初的人生設計來看,現在的他應該是投身商界洪流的弄潮兒,而不是做學術研究。“人生的路都是一邊走一邊看的。”黃仲強笑道,“即便是狀元,也并沒有透析未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