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有償補課專項督查將覆蓋所有省份
日前,教育部教師司會同基教司、督導局、紀檢組組建工作組赴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6省開展治理中小學有償補課專項調研與督查。工作組同時透露,教育部將于2017年下半年、2018年繼續對有關省份開展有償補課專項督查,實現所有省份全覆蓋,推動地方落實治理責任,加大治理力度。
工作組表示,6省從規范辦學行為、嚴禁有償補課等不同方面制定出臺一系列的文件制度,一些地(市)、縣(區)也結合實際細化了有關舉措,建立了有償補課治理的制度體系。
工作組調研發現,有償補課行為在一定范圍內仍然存在。高中特別是高三年級受高考升學率驅使,存在組織學生補課并收取補課費的現象,一些初三年級也不同程度存在這些問題。一些教師受利益驅動鋌而走險,以更為隱蔽的方式組織或參與有償補課。
“對于有償補課,部分地方行政部門、學校、教師認識不到位。以考試成績、升學率作為評價學校重要指標的狹隘政績觀,造成學校應試教育傾向、校際間分數攀比和畸形競爭,部分地方和學校對有償補課態度曖昧,甚至默許縱容。少數教師認為,教師待遇低,所以靠有償補課賺錢理所應當,忽視了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應盡的職責義務。”工作組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有償補課行為發現和查處也比較困難。一是發現難,教師有償補課形式更加隱蔽,租用在居民區或者學生家長提供的場地,外界很難發現。二是調查取證難,舉報者擔心被打擊報復不愿出面指證或配合調查,一些參與有償補課的學生和家長甚至刻意包庇,協助教師對抗調查。另外,教育部門權限有限,執法手段單一。
工作組強調,要積極研究學生和家長需求,區分合理需求,分層分類研究針對性舉措。切實發揮政府保基本、促公平的職能,對于中小學生課后托管、部分學習困難學生幫扶等問題,行政部門、學校、教師要有作為、善作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搭建線上平臺、開展志愿服務等方式積極予以化解。此外,還要積極爭取支持,協調相關部門加強對課外培訓市場的規范管理,促進課外培訓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為學有余力,追求更多樣、更高水平教育資源的學生家長提供更有保障的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