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進法治人才培養營造依法治教環境
“五四”青年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到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強法治人才培養提出了明確要求。
5月8日,中共教育部黨組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教育局、部屬高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并提出了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五大措施。
確保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
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導向,法治和德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著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強化法治人才培養的政治方向,使學生形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加強法學基礎理論研究,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構建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
堅持立足中國、借鑒國外,挖掘歷史、把握當代,關懷人類、面向未來的原則,推動構建體現中國國情,反映中國實際的法學學術體系、教材體系和知識體系,努力以中國智慧、中國實踐為世界法治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加快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的編寫和統一使用,推動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把教材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強化高等法學教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豐富實踐、法學學科領域最新進展全面準確體現在課程教學中,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抓好法學卓越人才培養
教育部提出,法學教育要處理好知識教學和實踐教學的關系,要深入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大力引進優質司法資源進入高校、進入課堂,成為優質的教育資源,打破高校與社會之間的制度壁壘,增強校地合作,進一步拓展高校與法治工作部門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徑,實現培養目標共同制定、課程體系共同設計、優質教材共同開發、教學團隊共同組織、實踐基地共同建設,探索形成常態化、規范化的法治人才培養機制。
加強法學教師隊伍建設
要著力提升法學專業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引導教師堅定理想信念,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多用正能量鼓舞激勵學生。要幫助法學專業教師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做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類重點教材任課教師開展全員培訓,切實做到“先培訓、后上課”。繼續加大高等學校與法治工作部門人員互聘“雙千計劃”實施力度,擴大覆蓋面,建立健全法治工作部門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長效機制。
深化全面依法治教
要完善教育法律體系,加快立法修法步伐。落實《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教的若干意見》,深化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教育行政執法體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各部門、各地抓緊研究出臺配套改革政策,進一步規范優化審批流程。繼續做好行政審批取消后的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推進依法辦學,推動完善以章程為基礎的學校規章制度體系,把章程落實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把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作為評價學校的重要內容,開展依法治教示范區、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