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高中免費教育”10年補貼6.5億55萬人次受惠
2007年秋季,珠海開始對本市戶籍的中小學生實行12年免費教育,十年來珠海高中階段的學生無須繳納學費,這一舉措在廣東省乃至全國都屬首例。
珠海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07到2016年珠海市對約55萬人次的高中生免除學費,對包括高中、中職、技工在內的高中階段教育投入財政補貼約6.5億元。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鐘以俊在2007年時擔任珠海市教育局局長,他對記者表示,當年沒有國內高中階段免學費的先例。“我們對這個事情很慎重,但珠海作為一個特區,應該有權限對基礎教育做出一些決定。”
如今十年過去了,一學期一兩千元的高中階段學費也許數額并不多,但記者在實地采訪中發現,它依舊重燃了許多珠海學子得以繼續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希望。
而對高中階段進行免費教育,也正在全國遍地開花。
知識改變命運
珠海一中
在珠海一中,曾有一個名叫艷艷(化名)的女生,她原本是棄嬰,出生后不久被一個以賣菜為生的老人收養,平日里周圍鄰里也多買點菜,多買點魚蝦的幫助他們,街道居委會安排他們住在廉租房里。在逆境中成長的艷艷從小特別愛學習,2006年考上了當地錄取分數線最高的高中——珠海一中。
“這樣的孩子如果到一中來讀書,她的學費、書本費、生活費對于一個光靠賣菜的老人來說是很沉重的負擔,但是正好就趕上了(高中免費教育)這個政策。”時任珠海一中學生處主任的劉彬華告訴記者。
“這個孩子是個特別愛讀書的孩子。”劉彬華告訴記者,艷艷后來考上大學,現正在進行博士階段的學習。
“越貧困的家長,越對這個政策心懷感激,當年我們就走訪了很多家庭。”劉彬華告訴記者,雖然2007年時已經有很健全的國家助學金制度,“但事實上,尤其在一中,我當年特別能感受到,就是有些孩子并不愿意接受這樣的一種資助,他覺得很傷他的自尊。”
“他并不愿意接受這個,但是當政府對大家都平等地免除了這一筆費用以后,我個人感覺對他們來講,好像能夠挺直腰桿,好像不再靠別人的接濟過日子了,我覺得這一點對學生的尤其是對貧困家庭的這種孩子的心靈支撐起了很大作用。”
“因為在學生處就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別的老師們可能沒有對比,也沒有說很具體地接觸這些孩子,而我們當年真正地實實在在地接觸過這些孩子以后,就真的是覺得這個政策是非常好的。”
珠海市斗門區第一中學(以下簡稱“斗門一中”)副校長饒萍對記者說,現在在斗門一中已經很少有學生因為經濟問題無法繼續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