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00后》跟拍跨度長達10年:教育焦慮如影隨形
他們經歷的教育實驗,是一個宏偉的社會實驗。中國在21世紀之后,經濟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孩子成長提供了新的空間,也為家長提供了讓孩子接受個性化教育的社會基礎——
10年跟拍《00后》,教育焦慮如影隨形
這個故事的跨度長達10年,這部紀錄片的主人公是一群00后。
當2006年那個遙遠的夏日午后已經一去不復返,2009年紀錄電影《小人國》和電視紀錄片《成長的秘密》、2012年電視紀錄片《成長的秘密之小學時代》中的孩子們,已經長成了少年。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張同道和他的團隊第3次扛起攝像機,完成了紀錄片《00后》,近期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
孩子們曾經在同一所幼兒園中玩耍,然后,從共同的起點出發,家長和孩子們一起作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進入公立小學,行走在學習成績與素質培養的鋼絲繩上;有的進入私立學校,壓力相對小,又保留隨時回歸的可能;有的進入家庭學校,希望為個性發展提供最大的空間;有的干脆全家移民,直接接受國外教育……
總導演張同道說:“在00后的成長過程中,選擇什么樣的教育是一個核心問題。在放養天性和規范約束的二元對立中,我也曾迷信自由的力量。但問題的核心在于,孩子并非只有兩種模式,而是星斗一樣各自獨立,熠熠生輝。”
這是一場關于教育的宏偉實驗
《00后》系列分為5集,分別是《愛的方程式》《時光若倒流》《成長單行道》《一一的世界》《朋友這件事》,繪制出一幅中國教育的真實畫卷:不同個性的孩子,在不同的教育模式下,成長為不同的人;而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都是不可復制的生命故事。
張同道坦言,2006年開拍時,并沒有想到能跟10年,“那是中國紀錄片最不景氣的時候,沒有資金保障,沒有好的平臺,更看不到更遠的前景”。
拍攝,純粹是出于對孩子的好奇。
“00后經歷了教育的實驗,這是一個宏偉的社會實驗。中國在21世紀之后,經濟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孩子成長提供了新的空間,也為家長提供了讓孩子接受個性化教育的社會基礎。”張同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