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代表:要重視新建本科高校的發展
“1992年,英國采用合并升格的方法新建了30多所大學,這些大學如今大多數有了博士點。我國在世紀之交新建的許多本科高校卻連碩士點都沒有。這是一塊明顯的短板啊!”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紹興文理學院院長葉飛帆一再呼吁要重視新建本科高校的發展。
紹興文理學院是一所典型的新建本科院校,在此工作了八年多的葉飛帆幾乎每天都在思考學校的定位發展。結合院長的工作實踐,他還主持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基于國外應用型大學經驗的新建本科院校成長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試圖探索新建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方向和路徑。他在課題里明確提出,新建本科院校是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趨勢下,要推進這些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實現高等教育的均衡協調發展。
在課題研究中,葉飛帆對近100所同類高校做了問卷調查,發現新建本科院校的發展面臨許多共性問題:辦學定位不明確、經費投入不足、師資隊伍水平不高等,尤其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問題更加嚴重。新建本科高校已經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整體發展中的一塊短板。
“這些問題直接影響了這些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同時也導致畢業生就業難、就業質量不高等問題,高校的人才供給與社會的人才需求之間產生了脫節。”葉飛帆說。
相比之下,英國新建本科高校(學界通常稱之為“1992后”大學)向應用型轉變就比較成功。它們的專業設置與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實現了錯位發展,課程教學方法也針對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要。
今年的人代會建議形成于實踐思考和課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之上。葉飛帆提出,高等教育也需要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最終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對接需求、提高質量的目標。在宏觀層面,國家要一手抓“雙一流”建設,一手抓部分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在中觀層面,新建本科高校要利用招生錄取改革所形成的倒逼機制,加快專業調整;在微觀層面,課程教學改革要大力推進,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推進產教融合。
新建本科院校的“短板”得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