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古詩詞朗讀中掌握笑中見悲的技巧
《老于的詩詞游樂園》是播呀FM攜手北京新聞廣播主持人老于共同打造的孩子詩詞朗讀節目
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音頻選自《老于的詩詞游樂園》第3講
我們要在自己的頭腦中想象畫面,把畫面連接起來,想好起承轉合,想好敘事的方式。我們要做聲音的導演。
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創作背景,賀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寶三載),辭去朝廷官職,告老返回故鄉越州永興也就是今天的浙江蕭山,時已八十六歲。這時,距他中年離鄉已有五十多個年頭了。八十六歲對于古人來講那就是相當的高壽了,古語有云,人過七十古來稀,就是那時候的人過七十歲已經非常少見了,稀就是稀少的意思。何況賀知章他老人家當時已經八十六歲了。那就叫耄耋之年。
既然提到歲數的說法了,我就再稍微啰嗦兩句,三十歲叫而立,四十叫不惑,五十叫知天命,六十耳順也有說花甲的,七十古稀,八十往上就是耄耋。
八十六歲的賀知章卸任回鄉,也算榮歸故里,衣錦還鄉了。可是呢,半個多世紀都沒回來了,心中肯定是五味雜陳啊。
上來就說,少小離家老大回,這里頭這個老大二字我們應該熟悉了,在長歌行的時候跟大家聊過,就是年老的意思。
哎呀,終于回來了!為什么有這么一句感慨,因為詩里面透露出來,他非常熱愛自己的家鄉,從哪兒看出來的?鄉音未改啊!入朝為官五十余載,大半輩子都在外鄉生活,這么長的時間足以讓賀知章改變習慣,改掉口音,為什么沒改掉?也許這是他的一個念想,時刻告訴自己我是一個浙江人。
賀知章家鄉: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
感慨一番,低頭看看自己,哈哈哈,走的時候還是個小伙子呢,如今怎么樣啊?鬢毛衰。
有的小朋友會問,那字兒不是讀“摔”嗎?
這個字在古時候有兩個讀音。
這為什么讀cui,一是cui的意思是減少的意思,衰是衰退的意思,明顯和這里的意思不符;另外,cui還能和前面一句最后一個字兒回押韻上。
中國古人在寫詩填詞的時候非常注意押韻。意思是,回想我剛走的時候正是三十來歲壯年時期啊,那個時候自己正是而立之年,可現在呢?雖然鄉音未改,可我的頭發越來越少了,人也越來越老了。
后面兩句寫的太有畫面感了,正在這感懷呢,打對面來一個小孩兒,笑嘻嘻的看見賀知章了,一看不認識就問,您打哪來啊?為什么說這句寫得好?用一個喜樂的場面描寫胸中的感傷,叫物是人非。
我們一起再來一遍,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怎么樣,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心中苦笑,笑問客從何處來。
好了,今天的老于叔詩詞樂園就到這。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播呀FM
點擊原文,收聽《老于的詩詞游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