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熱點:小學開辦附屬園解決幼升小
今年,北京教育即將迎來哪些大事?近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聯合發布2017工作要點。現代教育報記者在多方采訪后,梳理了校長們最為關心的一些問題,如小學開辦附屬園、加大部屬高校附中附小辦學力度、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招、傳統文化教育需要統一指導標準等。
關鍵詞1
小學開辦附屬園幼升小無煩惱
要點:切實加大學前教育服務力度。擴大教育部門辦園,支持優質公辦園舉辦分址分部,支持小學開辦附屬幼兒園,支持現有幼兒園改擴建班級。
解讀:隨著生育高峰和二孩政策的放開,北京市新生兒數量正在迎來新一波高峰。為應對學前教育學位的不足,北京市將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扶持發展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增加幼兒園學位,如名園辦分園分址、小學辦附屬幼兒園、現有幼兒園擴招等。據悉,在已經實施的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中,北京市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5萬個。
自2015年起,門頭溝區就開始探索小學開辦附屬園。門頭溝區教委小幼科副科長楊艷透露,該區共有23所小學,其中18所都有自己的附屬園。
目前,門頭溝區結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發展需要,分析課程與學生發展之間的聯系,設置了幼小銜接的入學課程。實驗二小永定分校校長宋茂盛表示,由于該校和附屬園只有一墻之隔,兩校之間開設了多種入學課程。比如,幼兒園組織小朋友進小學參加升旗儀式,幼兒園大班開始培養小朋友發言的手勢,一年級學生回幼兒園向小朋友介紹學校生活等。同時,教師與家長間有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和課程。比如,一年級家長到幼兒園向幼兒園家長介紹孩子上學后的注意事項,并進行經驗分享。在入學課程中,教師非常重視學生第一次,第一次吃飯、第一次記事、第一次使用學具、第一次喝水……為了讓“第一次”的體驗在學生心中不斷擴大,發揮第一次的“正能量”,學校采取了討論、示范、親身體驗等多種方式。最終,形成家校合力,家長與孩子一起度過幼小銜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