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陽光分班”解決“擇班”難題
在安徽省銅陵市,每個孩子在進入小學或初中之前,都會經歷一場特殊的“分班大會”。大會現場,不僅有校長、老師、學生、家長,還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監督員、教育督查員。在各方代表的監督下,學生們按照性別和入學學業水平進行“S排序”,然后由學生或家長代表現場抽簽,決定學生與班級及任課老師的組合。
這樣一種公平、公正、公開的分班方式,得益于銅陵市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在全市城鄉義務教育階段起始年級(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推行的“陽光分班”政策。如今,“陽光分班”已成為銅陵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一張“新名片”。銅陵市教育局局長李勇說:“如果說10年前我們通過劃片招生、示范中學指標到校等手段解決了入學起點公平、升學終點公平的問題,那么今天我們則是致力于教育過程的公平。”
難題:擇班困擾千家萬戶
銅陵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老典型”。過去幾年,銅陵市一直大力推進教育均衡,基本實現了每個孩子按劃定片區就近入學的目標。但在“擇校”問題基本解決后,一些學校特別是初中校,變相劃分重點班的“擇班”現象又突顯出來。
一到暑假,面臨升學的學生和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入學后,能否進入“好班”。于是,名老師、重點班、特色班,成了競相爭奪的“唐僧肉”;找關系、打電話、批條子,成了家長們的“頭等大事”。
作為銅陵市二中的校長,楊益對此有著切身的感受:“以前這個校長真是難當,要應付各種人情條子,暑假里只能東躲西藏,連手機都不敢開。”“我上小學時就聽大人們說,某某人托關系,家里的孩子分進了重點班;某某學校的尖子班,90%左右的人都考上了重點高中……那個時候我就想,我要是成績一般、家里又找不到人,擠不進‘好班’,是不是就沒希望了?”銅陵十中的方子玄在想起以前的困擾時還顯得有些迷茫。幸運的是,他趕上了第一批“陽光分班”。和所有的同年級學生一樣,如今他們在同一個平臺上,享受著公平的教育。
在義務教育階段,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做事、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是主要目標。如果一開始就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將給孩子成長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解決擇班問題、把教育均衡推向深入,“陽光分班”勢在必行。
“這兩年的小學、初中招生分班,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輕松。凡是打電話求關照的,我就請他們看看招生政策,怎么分班、怎么抽簽、怎么監督,上面寫得很清楚,誰也別想鉆空子。有人不信沒后門可走,我就讓他擔任學校‘陽光分班’大會的家長代表,親自參與,親自抽簽。之后,他們就無話可說,也心悅誠服了。”李勇說:“招生分班,關乎每一個孩子的切身利益,決不允許打招呼,一個口子也不能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