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等教育迎來跨越式發展國內外名校紛紛簽約落戶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籌)奠基并獲批設立,深圳技術大學一期工程破土動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一系列國內知名高校與深圳簽約共建深圳校區……
2016年,深圳高等教育大動作不斷,去年10月,首個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關于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高教意見》)正式發布,深圳高等教育迎來跨越式發展。
首個針對高教全面發展文件出臺
高等教育,一直被視為深圳發展的“短板”,經濟體量在中國名列前茅的深圳,高等教育卻一直與經濟發展的耀眼成績單和城市地位難以匹配。作為我市第一份針對高等教育全面發展制定的文件,《高教意見》提出堅持以打造高水平學科為基礎,較大規模高校和特色學院建設并舉,普通高等教育和職業高等教育同步推進,經過10年左右努力,建立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型高等教育體系,建設成為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
市教育局副局長許建領介紹,《高教意見》不僅明確了我市高等教育未來10年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而且在高校數量、高水平大學數量以及高水平學科數量等方面明確了分步走的時間表、路線圖。到2020年,高校達到18所左右,在校生達到20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5萬人,研究生比例進一步提高,5-6所高校納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計劃;到2025年,高校達到20所左右,在校生達到25萬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0萬人,研究生規模約4萬人,3-5所高校綜合排名進入全國前50名。在學科建設方面,到2020年,力爭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的學科達到25個以上,進入世界ESI(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排名前1%的學科達到15個以上;到2025年,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前10%、世界ESI排名前1%的學科,分別達到50個和30個以上。
一批國內外名校紛紛簽約落戶
2016年5月6日,第一所中俄合作大學——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籌)奠基典禮在深圳舉行,這是我市高等教育發展歷程中的又一里程碑。大學將選取莫斯科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專業,以建成世界一流的獨具特色的綜合性大學為目標。同樣在2016年,深圳市政府先后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簽約,共建深圳校區(深圳國際校區)。
時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朱善璐在簽約儀式上表示,雙方深化合作辦學,將北大人才、學科與科研的優勢與深圳社會發展的區位優勢、產業特色相結合,不僅能為深圳乃至廣東提升高等教育、醫學前沿研究和醫療服務水平提供重要的人才與智力支撐,也將使得北大深圳校區成為北大及國內高等教育改革、特別是醫學教育改革的前沿試驗區,成為北大開放合作辦學的窗口與創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