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14年抗戰概念要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多地已在部署
近日,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專門下發2017年1號函件《關于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函》,要求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戰”字樣,改為“十四年抗戰”,并視情況修改與此相關內容,確保樹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1月10日下午,澎湃新聞從教育部相關部門進一步獲悉,教育部要求,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
教育部相關部門在發給澎湃新聞的口徑中稱,為落實中央關于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有關精神,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教育部組織歷史專家進行了認真研究,對教材修改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教材修改要求將8年抗戰一律改為14年抗戰,全面反映日本侵華罪行,強調‘九一八事變’后的14年抗戰歷史是前后貫通的整體,應在課程教材中予以系統、準確體現。
“教材修改要求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要全面體現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強調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凸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英勇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精神。”
教育部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實14年抗戰概念。
10日,天津市教委宣傳處宋處長告訴澎湃新聞,市教委近日接到了這項文件,正在根據意見與相關部門進行研究具體落實的細節。“這是件大事兒,很重要。”
此外,廣東、吉林、四川、山東四省教育廳則向澎湃新聞表示,暫時還沒收到相關文件。
山東省教育廳辦公室主任王占波稱,聽到消息后立刻對內部進行了核實,目前山東省還沒有收到相關文件。四川教育廳辦公室工作人員也表示尚未收到,10日上午已向教育部確認,“文件確實已發出,但可能比較慢,我們也是在等,收到以后會立刻布置相關工作。”
據人民網10日報道,由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1000個為什么》中提出,八年抗戰和十四年抗戰,是與抗日戰爭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的過程相聯系的兩個概念。“八年抗戰”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而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日本無條件投降,則為14年。
相關閱讀:
- 教育部:大中小學教材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
- 94歲“抗聯”女戰士14年堅持不懈宣傳“十四年抗戰”概念
- 中國日本史學會長:八年抗戰概念或會“抹殺”東北軍民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