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本史學會長:八年抗戰概念或會“抹殺”東北軍民功績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教育部發函要將全國教材中“八年抗戰”概念改成“十四年抗戰”的消息,也令眾多抗戰歷史研究專家非常欣慰。
2017年1月10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日本史學會會長湯重南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稱,聽到教育部要求各地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消息很振奮。
早在2014年,湯重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曾表示,“八年抗戰”說法不準確,應該是“十四年抗戰”。
湯重南說,東北軍民為抗戰作出了巨大犧牲,“八年抗戰”的說法或會“抹殺”他們的功績,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講話中明確表示“九一八事變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胡錦濤也曾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有過類似表述,這是較為公允的評價。
2015年“九一八事變”84周年,湯重南聯合他人主編出版了《日本侵華密電•九一八事變》,收入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近萬封電報,這些電報都是日本軍部保留下來的原始檔案,絕大多數是首次公開披露。
“中國人民的抗戰始于1931年是確鑿無誤的。”湯重南告訴澎湃新聞,學術界近年來是兩種提法并存,流行觀點是“八年”,即始于“七七事變”日本全面侵華,國民政府宣布全面抗戰;提“十四年抗戰”,即始于“九一八事變”,加上了東北局部抗戰階段。
他認為,“教育部現在明確地提‘抗戰十四年’的概念,更加準確,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希望各地真正貫徹。”
1月10日下午,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館長吳先斌告訴澎湃新聞,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學教材明確“中國人民抗戰十四年”,其個人“非常贊同”。
“東北局部抗戰6年,全國抗戰8年,事實上都是全民抗戰。東北義勇軍鼎盛時約40萬人,其中很多都是從內地省份去的,包括許多像楊靖宇、趙一曼這樣的優秀共產黨人。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也是那一時期創作的,這提現了全國人民對東北的支持。”
吳先斌說,日本方面也有“十五年中日戰爭”之說。經過此次大中小學教材調整,“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向世界講中國人民在二戰中經歷時間最長、付出的代價最大、受到的痛苦最深。”吳先斌稱,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一直注意搜集東北抗戰文物,今后將在展品中著重強調“白山黑水的抗戰歷史”。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 教育部:大中小學教材一律改為“十四年抗戰”
- 教育部:14年抗戰概念要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多地已在部署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