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解決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落實精準扶貧
教育部副部長李曉紅30日表示,“十三五”時期,政府將繼續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保證基本公共服務教育系全覆蓋,2020年義務教育鞏固率要達到95%;補齊農村、貧困、邊遠等地區的教育短板;保障困難群體、殘疾兒童、隨遷子女與留守兒童的受教育權利。
國新辦于30日上午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李曉紅介紹《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有關情況。
有記者提問:“十三五”規劃中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要促進教育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民,在“十三五”規劃當中,有哪些具體的措施來促進教育公平?
李曉紅就此回答稱,這個問題是社會非常關注的,在“十三五”時期,政府還要繼續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規劃是圍繞幾個關鍵詞推進教育公平的,一是保基本,二是補短板,三是促公平。
第一個是保基本。保基本主要是保證基本公共服務教育系全覆蓋,重點是義務教育。規劃一個約束性目標是義務教育鞏固率,2015年是93%,2020年要到95%,這一定要靠各種政策來保的。
第二個是補短板。補短板是包括幾個方面,一是補區域不平衡的短板,比如說要新增資源,重點是補中西部、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和邊遠地區這些短板,一定要縮小中西部邊遠地區包括民族地區與東部發達地區的差距,政府還要建設一些標準化的學校。二是補齊農村地區的教育短板,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入,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劃,解決鄉村教師留不住等問題。三是補教育體系當中的短板,特別是針對高中階段教育尚未普及,學前教育入學率偏低的問題,采取措施加快發展。
第三個是精準扶助困難群體。一是保障貧困、困難群體的孩子們有受教育的權利。二是面向殘疾兒童、辦好特殊教育。大家也注意到了,前不久俞正聲主席專門主持政協有關會議,研究特殊教育問題,規劃也對發展特殊教育做了部署。三是要解決好社會關心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要把這些精準扶貧落實到位。
李曉紅最后表示,相信通過這三個方面措施,將來中國的教育將更加公平,更多地惠及所有應該受教育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