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首次對博士后發放科研經費23人拿到十萬科研經費
昨天,武漢市人社局對入圍武漢首批“千企萬人”支持計劃的226家企業名單進行公示。16家企業符合引進人才獎勵補貼政策,同步公示,我市擬發放引才獎勵補貼710萬元。
為深入實施武漢“城市合伙人”計劃,發揮企業引才聚才的主體作用,今年8月,我市發布了“千企萬人”支持計劃實施辦法,爭取用5年左右時間,遴選支持1000家具有良好創新前景和發展潛力的企業,引進培育1萬名創新型高層次人才。入選企業每引進1名武漢“城市合伙人”,將根據人才類別分別獲得20萬元、50萬元或100萬元不等的引才獎勵補貼;每引進1個科技研發團隊,獎勵30萬元。自8月以來,全市345家企業通過網上申報了“千企萬人”支持計劃。經資格審核、調查核實等環節,226家企業通過認定,并確定了重點培育的高層次人才2400余人。
這些企業主要分布在我市重點發展的生命健康、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三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信息技術96家、生命健康48家、智能制造34家、其他產業50家。
武漢首次對博士后發放科研經費
昨從市人社局獲悉,為吸引和留住高層次創新型人才,武漢首次對博士后工作站23名博士后發放10萬元科研經費,1名留漢工作的博士后發放20萬元安家補助。
有關人士介紹,我市專門為在漢事業單位和企業設立的博士后工作站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平時,這些博士后可享受每人每月3000元津貼。
根據規定,在站博士后從事國家、省、市重點科技攻關項目,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新技術研究開發等項目,或者某一學科領域具有領先水平的研究開發項目,可申請10萬元科研項目啟動經費。
經本人申請、設站單位推薦、主管部門審核和專家評審,23名博士后科研項目拿到了10萬元科研經費。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李立彤正在研發的項目是新型光纖的傳感特性研究與應用開發,屬于光纖中的前沿技術。“有了這筆經費,研發可以更靈活,工作成效更大。”李立彤說。
與設站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在武漢落戶的博士后,可享受一次性20萬元安家補貼。武漢地鐵集團博士后工作站的廖瑤劍是首批唯一一名符合條件的幸運兒。廖瑤劍說,剛參加工作,這筆安家費可以付一套房子的首付,安頓好家人,工作起來更加踏實,并計劃長留武漢發展。
目前,全市企業和事業單位共設立58個博士后工作站。今后,武漢將繼續對博士后發放相應補貼和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