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海歸的自述:國內外冰火兩重天的不同世界
沒出國留學前,大部分人的心態都差不多:先在美國留學,畢業后找個工作,有幾年的工作經驗后,在考慮回國或繼續待在美國~
然而,現實卻是如此殘酷,猶如一把錘子,把大多留學僧苦心經營的夢想敲個粉粹。
下面留學君就通過一個海歸的自述,來闡述國內與國外的冰火兩重天~
2013年,我從UIUC(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本科畢業,學的是心理學和經濟學doublemajor(雙專業),回到北京后,加入了一家外資投資咨詢公司,主要是為一些基金做投資前期的研究,包括市場研究和商業盡職調查。
我在這個投資行業工作了兩年,目前的工作狀態是每天早上9點半到晚上12點左右,年收入達到60萬元左右。
很多人可能會羨慕我,這不是挺好的嗎?然而在大學期間,我也有諸多煩惱~
呵呵~首先,英語這道坎,就自掛東南枝了!
在校期間,我參加過兩次實習。第一次是大三放寒假,在美國愛荷華州參加了2012年的共和黨初選的志愿者。工作內容有電話拉票、做活動、做競選材料,以及跟美國家庭的交流活動等。期間我還跟一位前州議員結下了深厚友誼。
除此以外,我還參與了一些跟當地商業精英、華人協會、留學生論壇等相關的活動。
我的論文寫作花了2年半時間,各種原味兒的reading(讀物)和speech(演講)聽了也有2年半,而且我屬于學霸式學生。
平心而論,我當時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相當不錯,但口語還是遠不及nativespeaker(母語)的流暢程度,打coldcall(陌生拜訪)的時候經常被老太太教育……跟很多美國人聊家常的時候也發現,我雖然學的是社會科學(心理學和經濟學),但由于從小經歷的社會背景不同,有些東西其實不是很懂,很多也聽不懂。
舉個例子,你跟美國人說個葫蘆娃,或者說個tooyoungtoosimple(很傻很天真),他們真的不一定懂你的意思。在工作環境中,因為我的這些語言和文化上的劣勢,往往被安排到一些非核心工作崗位上。
其實,這也跟亞洲人在美國的刻板印象有關——數學好、學霸、很宅等。你會發現很多教授喜歡招中國PhD(哲學博士),很多IT公司喜歡招中國程序員,但社科類或者文科類的工作就很少見到中國人。
想想看,用母語溝通則是多么輕松的事。
沒有在國外混出個樣兒,我對自己多少有些失望。于是,大三下半學期苦練英語,但后來發現然并卵。
大三結束放暑假時,我回國做了個實習生,去了我現在工作的這家公司。這個體驗是翻天覆地的不一樣。首先,這家公司從事市場研究和行業調研,我就會去讀很多行業報告,做很多專家訪談。跟我聊天的都是在一個行業工作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專家,其商業經驗和對市場、對消費者的深厚理解令人驚嘆,并且我可以用母語毫無阻礙地與之回應、談笑風生,實在是太棒的感受了。
能學到非常非常多的東西不說,用母語交流真得很親切、很輕松。而我在美國寫論文時,很多時候感覺自己詞庫匱乏,常常發現某個詞我已經用過5次了。于是,就去google搜索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回國后的付出與回報
回國后就加入了一家外資投資咨詢公司,由于對國內的行業局勢不太清晰,當時也沒想著能掙多少錢,只是想著盡可能多地學東西或鍛煉自己。
我的實習期,月薪不到一萬元人民幣。而加入公司后,老板覺得大家每天從9點半干到夜里12點,周末還會加班,太辛苦了,于是給我們整體調了一次薪,那時我的薪水上升至1.5萬元。
然后,又經過兩年的艱苦奮斗,我的薪水漲到了3萬元左右,當然還有與工資同等的年終獎。
說實話,回國工作和在美國并沒有太大的差別??赡苣阍诿绹业阶詈玫墓ぷ?,比如硅谷的程序員或者紐約的金融分析師,也差不多是8-9萬美元一年,合人民幣50多萬元,這和我目前的工資在數值上相當。
但美國的生活成本是北京的近兩倍,尤其房租成本很高。我9萬美元年薪的同學在紐約花1/4的年薪用來租房,而且還是非常簡陋的小房子,吃飯也很貴。相比之下,回國花同樣的錢住在雙井,感覺自己“進化”了不少。
所以,回不回國完全取決于自己,取決于以下幾個維度:
1.語言能力
首先,要看你的職業發展規劃是否需要非常強的語言技能,如果你選擇社科類的領域,那你務必要有接近母語的水平,否則會很艱難。
如果你選擇的路徑不太需要很高的社交技巧,那你可以不考慮語言的問題。但話又說回來,在Google和Facebook這些公司,你的考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跟你上級面對面交流的溝通順暢度,所以無論如何語言是很必要的。
2.對美國社交文化的接受程度
你要意識到,黃皮膚決定你要在社交和融入上投入更多,才能獲得你在中國輕松就能得到的信任,你可能很難獲得那種“Heisoneofus(他是我們中的一個)”的感覺。
3.所從事的領域
學CS或者未來想讀PhD,可能留美(一段時間)是個好選擇,因為美國在這兩個方面的確是非常領先的。中國的經濟增長快,且擁有更大的市場,很多商業規則和行業沒有美國那么成熟,不成熟就意味著有更大的空間留給了有能力的年輕人。所以你會發現,很多人在美國學了技術后回國創業。
4.你要怎樣的職業生涯
中國人在國外大多只能做到中層,有職業天花板。而在國內留給海歸精英的空間,相對來說就非常大。
5.留在美國的目的
僅僅為了鍍金不值得,因為如果你沒有真正鍛煉能力和經驗,就相當于浪費了時間。因為現在出國太容易,國內一線城市的HR和面試官,不會被硅谷之類的名頭嚇倒,他們更看重經驗和能力。
而且,僅僅為了短期賺錢多也不值得,比如有些工作的薪酬是不斷攀升的,而有些則很穩定。而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要看成長,而不是薪水。如果你在一畢業就放棄了成長機會,那對你長期來看是更大的損失。
所以,盡量在畢業后選擇一個能繼續學習的事業(讀研也是個選擇),而不要選擇那些學不到東西,卻只能“吃老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