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學校面臨哪些挑戰?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一項由研究機構和業界共同發布的研究報告稱,中國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大留學生來源國。長遠看來,鏈接國內與國際教育的國際學校需求旺盛,具有很大發展空間,但在發展中面臨三大挑戰。
由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和北京王府學校聯合發布《中國國際學校報告藍皮書(2016)》表示,有資格頒發國際學歷的民辦國際學校,通常以與國外機構或教育部門合作的方式來辦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國內外相關監管部門的監管困難。
在缺乏有效監管的情況下,比較容易造成國際學校收費標準不一、教學質量良莠不齊、辦學機制多元且權責不清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際學校市場的良性發展。
其次,藍皮書認為,國際學校的外籍教師存在師資質認定難、缺乏專業支持、流動頻繁等問題,而本土教師又缺乏相應的教學經驗和培訓,很難介入國際課程的教學當中。
藍皮書提出,合理配置本土教師、外籍教師和海歸教師,是維持國際學校教學穩定,借助國際課程教學經驗改革本土課程,實現國際學校長久發展的重中之重。
第三,藍皮書關注到部分國際學校在管理學生方面尚未充分認識到中外文化的差異,管理創新力度不夠,在學生身心健康輔導、學校與家長的常態化溝通方面,尚未真正建立學校、學生、家庭“三位一體”的教育生態系統。沒有充分調動家長在學生教育中的積極性,這對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