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首批在線開放課程上線
人民網武漢11月24日電近日,武漢工程大學首批具有本校特色的在線開放課程在校內課程門戶網站——微特學院正式上線。全校20000余名學生,可通過賬號自行登錄課程平臺,免費進行相關課程的學習。自此,一個覆蓋全校的在線學習管理系統正式開始運營,為本校課程綜合改革打下堅實基礎。
武漢工程大學教務處處長韓高軍(左一)和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善國(右一)為首批上線的在線開放課程制作教師頒獎
“當代大學生是互聯網時代的原住民,高校課程信息化、數字化既是時代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迫切需求,并將徹底改變目前的課堂教學模式。”武漢工程大學副校長張彥鐸表示。
為了解決學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匱乏,數字化教學云平臺應用走入困境的難題,武漢工程大學與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11月簽約啟動校企共建“數字化課程中心”項目即“課研工坊”,探索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推進該校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打造教師“創課”空間,促進教師職業發展。
“課研工坊”今年5月正式投入運行,半年以來,在空間建設、數字化課程開發、微特學院建設、教師培訓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學校教師完成了5門微課的制作、11門慕課的初步建設,涉及必修課、公共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專業方向課及研究生課程等多個種類。同時啟動建設的校內課程門戶網站——微特學院,完成了160門課程信息的錄入。首批在線開放課程上線后,微特學院將兼具在線學習管理平臺的功能,為已有課程提供在線教學輔助及學習行為數據管理,使教學真正插上“大數據”的翅膀。
“我們希望幫助老師在課堂上,不再講重復的內容,往真正的個性化、非線性高效課堂的這種模式去延伸,真正讓數字化課程的平臺、數字課程的門戶、微特學院的管理系統以及微特學院的課程能夠服務到地面課堂。”北京文華在線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CEO金善國博士11月17日武漢工程大學在線課程上線儀式上說,課堂課外一體化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一線的教師、教學管理者、學生,乃至學校建設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整體的教學環境和教學體系。
截至目前,武漢工程大學依托數字化課程中心進行的課程建設及教學模式、管理制度創新,不僅有效推進了校內“課程綜合改革項目”,其經驗和成果還對湖北地區產生了輻射效應,先后有25所院校前來參觀考察。
武漢工程大學教務處處長韓高軍在上線儀式上表示,未來幾年,武漢工程大學還將依托數字化課程中心,在拓寬教師“創新、創課”發展路徑上不斷努力。同時,立足本校工科特色,借助更加先進的虛擬現實等技術,將工科各專業實訓課程陸續搬到線上,圓滿完成學校“十三五”信息化的建設規劃任務。(段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