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別讓“在家上學”繼續在黑暗中摸索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1.8萬人,與全國學齡兒童總數相比,雖然所占比重不高,但是這些現行教育體制的反叛者的命運尤其值得關注。
............................................................
“家的意義遠遠不只是休憩的港灣,更是一個探索新教育方法的烏托邦。這批特立獨行的小眾家庭,在通往各自理想教育的道路上艱難前行,盡管他們奮力掙扎,但大多數不得不接受“失敗”的結局。”《新京報》關于讓孩子“在家上學”的報道,再一次把這一現象拉入人們的視線。2013年,民辦非營利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布《中國在家上學研究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大陸約有1.8萬名學齡兒童在家接受教育。
一些家長讓子女在家接受教育,因為不認同學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學效果,希望孩子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體會到成長的快樂。這部分人群分布在一線城市最多,在二三線城市乃至小城鎮亦不乏實踐者。
“在家上學”的報道總會引發爭議。從法律上來說,《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六周歲的兒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或者休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提出申請,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批準。也就是說,如果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不讓孩子接受學校提供的義務教育便違反了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