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方式重點評價學生哪些素質
時間:
小采
熱點資訊
高校綜合評價錄取是未來高考招生錄取的重要模式之一,2016年高考,上海9所高校在滬實施綜合評價錄取,54所高校參加浙江三位一體綜合評價錄取。這些試點中,哪些信息值得未來的考生和家長關注?近日,人民網教育頻道專訪了清大紫育新高考與自主招生研究院院長宋曉壘。
2016高考,清華北大都參加了浙江“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
宋曉壘分析說,浙江是高考改革重要的試點地區,其改革經驗具有較好的參考性和借鑒意義。2016年高考,浙江省有54所高校參加“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通過此途徑被高校錄取的考生達到7800余人。其中,省內高校有46所參加,此外還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8所頂尖高校參加到三位一體招生中來,特別是清華大學2016年高考在浙江的招生分配中,高考裸分的名額只有6個,遠遠小于三位一體的招生名額。從這個角度來看,在考入名校的途徑選擇中,考生要特別關注綜合評價招生模式,關注綜合評價招生的方式、流程以及評價標準來做好各種準備。
浙江省“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始于2011年,由浙江工業大學、杭州師范大學和中國美術學院試點,之后參加的浙江高校逐年增加,2016年清華、北大首次參加。“三位”指的就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統一高考和綜合素質評價(含中學綜合素質評價和高校綜合素質測試)。在“三位一體”招生模式中,高校按一定比例將考生的高中學考成績、統一高考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合成綜合成績,綜合評價并錄取。浙江省教育廳在2016年高考的相關文件中要求:高考成績原則上不低于總分的50%。宋曉壘介紹說,在實踐中,很多高校采取了631比例,即高考成績占總分的60%,綜合素質評價成績占30%,高中學業水平成績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