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愛:云南師大向畢業生贈終身“書房”
在這條致“親愛的2016屆畢業生們”的微信中,師大圖書館的小編寫道:“書庫中、閱覽室,留下了你們孜孜不倦、為夢想拼搏的身影。”“在與陪你們一起奮斗過的圖書館說再見時,圖書館為你們準備了一個永不過期的終身‘書房”,知識為糧,閱讀為輔,圖書館將永遠為你們保駕護航”。
微信提示用戶,只要使用“名字學號”,用初始密碼123456就可以登錄這個“微書房”。沒有賬號的同學只需在校園IP范圍內登錄“書香師大”注冊后即可獲得一個終身的“書房”。這個“書房”里有10萬冊數字圖書和3萬集有聲圖書,且每年都會更新圖書資源兩萬冊,聽書資源2000集。
“小小書房,情深義重”,此舉被畢業生們紛紛點贊。“過去畢業就不能再進學校的圖書館,現在無論走到哪里都可以享受母校的圖書資源。”一位畢業生說。
云南師范大學圖書館曾被媒體列入“中國高校最美圖書館”榜單,全館擁有近4000個閱覽座位,紙質文獻資源約310萬冊(件),139.52萬冊電子圖書。
值得一提的是,云師大圖書館建立的“西南聯大圖書特藏室”,是目前國內唯一專事收藏西南聯大文獻的圖書室。
據云南師范大學西南聯大講壇辦公室助教龍美光介紹,1938年4月,西南聯大在昆明成立后,之所以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為國家培養出一代棟梁之才,聯大圖書館功不可沒。
據悉,抗戰中的聯大圖書館,不僅面臨著風雨的侵蝕,更面臨著炮彈的威脅。為了躲避日機的轟炸,除帶走必要的參考書外,大部分圖書都藏于鄉間。圖書館還趕制了200只木箱,空襲警報一響,館員們就攜帶著重要圖書和同學們到山溝里隱蔽。警報解除后一小時,圖書館立即開放,學生們繼續讀書。
不少西南聯大學子的記憶中,都有西南聯大一景:“擠圖書館就像泡茶館。”“這些文獻資源對幫助身處邊陲的西南聯大師生了解、掌握、研究世界優秀的科學文化知識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龍美光說。
“高校圖書館作為高校文獻信息中心,是實施終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重要場所。”云南師范大學一位負責人說,將“微書房”贈送給畢業生是師大繼承西南聯大精神的一種體現。高校圖書館普遍重藏輕用,主要面向本校教學和科研服務,長期實行封閉服務,不向社會開放,忽略了其資源屬于社會財富,忽視了其社會職能。一種豐富的資源如果沒有被充分利用,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化就是打破高校服務對象的限制,向社會公眾開放,為公眾提供服務,為社會所用。
“在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高校圖書館作為提供信息資源的專業機構,在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培養社會公眾終身學習能力等方面,具有極大的資源優勢和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位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