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塑身綠色健康:大學生當兵兩年減重60斤
不同的“版本”,一樣的士兵突擊
從大學校園到綠色軍營,從青蔥學子到普通一兵,軍旅夢是否如想象般美好?為能穿上一身耀眼的軍裝而中斷學業,大學生參軍到底能收獲什么?在遼寧師范大學,有這樣3位走進軍營的大學生士兵,他們有的考上軍校扎根軍營,有的轉為士官繼續逐夢,有的離開部隊走進社會,用不同的選擇為“大學生士兵”這個稱謂作出生動的注腳。
軍營尋夢,我的選擇我堅持
5月15日上午8時,馬澤源的電話終于打通,電波那端傳來急切的聲音:“對不起,這里和北京有2小時的時差,我們馬上要出操。”
馬澤源現在是駐新疆某部一名基層軍官。2008年高考,他被遼寧師范大學工商管理系錄取,本來朝著設計好的“畢業后留學或進跨國公司”的人生路線前進,卻因學校的一次征兵動員而中斷。“還是不甘心吧!”談起入伍,馬澤源說得很干脆。高考后,他曾想報考解放軍國際關系學院,卻未能如愿,這次學校的征兵宣傳瞬間點燃了他的軍旅夢。當年12月,在同學們不甚理解的目光中,他穿上軍裝,登上了駛向軍營的列車。
比馬澤源更難讓人理解的,是2009年12月入伍的張學士。
當兵那年,張學士正在遼寧師范大學讀大二,他成績全班第一,拿著獎學金,在全系綜合素質排名中位列前十,可謂校園里的學霸。當他決定參軍時,同學們非常不理解。起初,他用“當兵帥”“想鍛煉自己”來解釋。后來,他找到了“站得住腳”的理由:算“經濟賬”,當兵兩年后復學,不僅減免學費,而且還有數額不菲的補償金;算“前途賬”,當兵兩年算基層經歷,以后大學畢業,參加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招聘都有優惠政策。這時,又有同學跳出來說他“功利”,這讓他哭笑不得。
與兩位學長相比,翟金輝2010年12月參軍時,想的就簡單多了。當兵前,翟金輝體重180斤,兩年后退役時體重120斤,減肥的目標超標實現。當初為了參軍,他有半年時間每天早起跑步,體檢時,體重剛好卡在標準上限范圍內。其實,翟金輝當初還有更多的考慮。他覺得自己做事優柔寡斷,缺乏雷厲風行的氣魄,“想去部隊練練”,至于優待補償,他倒是并沒在意。
當下,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參軍入伍動機千差萬別。但在馬澤源、張學士和翟金輝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青春夢與軍旅夢的交匯。每年,在遼寧師范大學歡送新兵入伍的大會上,主管武裝工作的副校長朱成利都要有這樣的寄語:青年學生只有把個人夢想與國家需要相結合,未來才能有更大發展。他認為,國家的優惠政策是對大學生士兵的補償,補償他們中斷學業、延遲就業的損失,絕不能看做是利益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