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書育人先進典型程惠芳:我愛教師這個崗位!
“你這個論文目前結構還不夠完善,分析得還不夠深入,得回去重做……”筆記本上已經寫得密密麻麻,但聽到導師給出的最終結論,浙江工業大學青年教師岑麗君心里一揪,手里的筆也握得更緊了……
這次論文答辯面對的是自己的導師——浙江工業大學教授程惠芳。只見從教近40年的程惠芳,身穿藍色職業裝,鼻梁托著厚厚眼鏡,端坐在導師席上。雖然岑麗君是自己帶的學生,但論文仍容不得一絲馬虎。“退來退去20多稿了,希望能盡快完成。”岑麗君說,程老師雖然嚴,但的確“嚴”之有理。
程惠芳帶的學生,要懂得查閱外國文獻,注重調研,要學會用實證研究來解決問題。她還推薦學生去企業實習、建國際貿易模擬實驗室、建創新與創業教學基地……在經貿管理學院,程惠芳常常圍繞“如何學以致用”來“做文章”。
走進“一帶一路”教學課堂,程惠芳的用心良苦可見一斑:她將全班30名學生分成10組,每組布置同樣的任務:要搜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近50年的人口、貿易等數據并要求學生圍繞數據分析回答相關問題。一個小組開講,其他小組則被要求發問,同時還在全班推薦10名學生當評委,給每個組打分,成績當場公布,占課程總成績的25%。
嚴厲之下,程惠芳帶的學生更為努力、嚴謹、好學,幾乎是百分之百就業。成績的背后凝聚著程惠芳的心血:她經常討論課題直至深夜,也時常為將工作做到極致而選擇午飯啃面包、吃盒飯……
上世紀70年代畢業于工農兵大學的程惠芳,被分配到浙工大教授化工專業。改革開放初期,浙江省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各大企業經管類人才緊缺。程惠芳開設的復合專業,為民營企業輸送了大批人才,這樣的培養模式被保持至今。1993年,她又接過籌建經貿管理學院的任務,提出“開放辦學、厚德育人、復合成才”的辦學理念。2008年以來,浙江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程惠芳又投身于企業轉型和創新能力研究。如今,在以理工科見長的浙工大,程老師和她的團隊開辟了“工科加外貿”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把人生目標追求與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聯系起來。”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程惠芳,講到這段話時仍然十分激動……梳理她的人生軌跡可以發現,她成長的每個節點,都在服務國家戰略中實現了個人價值。
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三八紅旗手、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十大杰出女性、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一路走來,程惠芳獲得眾多榮譽,卻不因頭銜而改其初衷。談及原因,程惠芳發自肺腑地說:“我愛教師這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