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男生拒絕耶魯大學錄取通知書:證明了實力
耶魯大學是全球學生心目中的名校,可有這樣一個鄭州小伙,在收到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后,淡然拒絕了,并表示“也算是個世界名校,證明了一下自己的實力”。記者驚呆了,這是怎樣一個小伙?他憑啥這么任性?
胡一龍和媽媽李艷麗資料圖片
耶魯大學相中鄭州小伙
來認識一下主人公,胡一龍,1994年出生,今年22歲。他的求學軌跡看起來和許多學生一樣,小學就讀于金水區緯五路一小,初中就讀于鄭州八中,高中就讀于鄭州一中,考上了北京郵電大學。
可他又和大多數學生不一樣。從小到大,他一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學到高中,他參加了許多次小記者采訪活動,發表了大量的作品。小學一年級開始發表文章,二、三年級寫童話,四年級創作校園小說,小學六年級便成為全國最小的簽約作家,初中二年級出版長篇校園小說《開心果果果》,在第十屆“葉圣陶杯”全國中學生新作文大賽中獲獎。在北京郵電大學讀書時,他的成績常常是第一名。到了大三,他申請了轉學,并轉至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這所學校始建于1853年2月22日,是美國歷史上建校最早也是最負盛名的“華盛頓大學”,要轉到這所學校難度可想而知。據胡一龍的媽媽李艷麗講,胡一龍在備戰轉學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時,曾經向老師請了一周的假,不過盡管請假,卻絲毫不影響他在期末考試中拿到第一名。在大四上學期,胡一龍已經修完學分,并以全部功課是A或A+的優秀成績提前拿到了大學畢業證。于是,他向好幾所大學申請研究生,同時努力找工作。這不,耶魯大學有了回音。
拒絕耶魯只因自己“有目標”
能收到耶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一定有很多人不顧一切、迫不及待地去就讀,就連胡一龍的媽媽李艷麗也激動了好幾天。可胡一龍卻猶豫了,他告訴媽媽“不打算去了,也算是個名校,證明了一下自己的實力”。
“我們支持孩子的選擇。”李艷麗表示,胡一龍有自己的目標,他們也愿意讓他跟隨自己的內心。胡一龍在申請研究生時,也投了不少簡歷找工作,很多也已經有回復。比如,他已經被Oracle(甲骨文公司)相中。請用一分鐘腦補這個公司,Oracle(甲骨文公司)1989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2013年,甲骨文已超越IBM,成為繼Microsoft后全球第二大軟件公司。在胡一龍看來,無論是讀耶魯大學、哈佛大學還是斯坦福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他的意向仍然是這個公司。據李艷麗講,Oracle(甲骨文公司)之前在WashingtonUniversityinSt.Louis只錄取過一名學生,并且是博士,胡一龍是該公司在該校錄取的第一個本科生。
■“別人家的孩子”是咋煉成的
媽媽說:
很簡單,孩子勤奮加上家庭環境好
看到胡一龍這么優秀,估計不少家長要開始羨慕了。他的媽媽李艷麗到底有什么樣的育兒經?
用李艷麗的話說,很簡單:第一,孩子勤奮;第二,家庭環境好。據她講,現在的孩子智商都很高,關鍵就在于勤奮。胡一龍從小就是個勤奮學習的孩子,功課很少讓他們操心。李艷麗夫婦倆也很用心,在胡一龍小時候,為了更好地尋找出胡一龍的興趣點,他們從多方面培養兒子,讓他在嘗試中選擇自己的興趣。“家庭環境也很重要。”李艷麗表示,現在很多孩子都上輔導班,其實,輔導班固然重要,但家庭有學習、讀書的氛圍更重要。有好的環境,孩子才能有所收獲與成長。
爸爸說:
常帶著兒子去采訪
胡一龍的爸爸是一名記者,他說自己周末采訪時,偶爾也會帶著胡一龍外出實踐,加上胡一龍從小喜歡寫作,這就使得他的文筆相當出眾。
老師說:
胡一龍從小到大,始終筆耕不輟,且關注社會
一名老教師曾感慨道現在大多數孩子,包括成人,把看書當成了愛好和休閑方式,卻很少有人像一龍那樣,從小學一年級就把讀書與寫作緊密結合起來。
“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電視,參加過的活動,去過的旅游景點,等等,假若沒有筆記作記錄,則不會留存很久,更談不上有體會和感想了。”這位老教師說,一龍從小到大,始終筆耕不輟。閱讀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怎么樣變得“極度”優秀。“他走進醫院探訪腦癱病兒,他走進希望小學把圖書送給貧困學生,他關注網癮兒童,關注民族傳統文化。有此經歷的人一定具有極高的能力。”老教師指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做有愛心善心公益心的人,做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敢于擔當,敢于挑戰自我,應該成為當下青年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