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師要求調研市場:雙11前完成5個訂單
雙11臨近,成都一所高校電子商務系的同學們忙著做關于雙11的創新市場調研,開設淘寶店的同學在雙11之際還要完成5個訂單。
西華大學電子商務系副教授熊于寧昨日介紹,他布置這項作業,是希望同學們通過調研,看能否在電子商務領域中創造出類似雙11的品牌。
特殊作業
電高大戰開始,調查市民購買熱點
進入11月,西華大學電子商務系的同學們,收到了一份特別的作業,要求通過調研做出一份關于雙11創新市場的調查。其中內容包括如何在雙11的基礎上創建下一個雙十二、雙十等的品牌;調查市民的購買情況,從日常消費行為看出市民的購買熱點。面對這份特別的作業,有同學開玩笑地稱,“這作業簡直比雙11零點搶齊購物車內的商品還要難。”
昨日,記者聯系到了西華大學電子商務系副教授熊于寧。熊教授介紹,“去年我也曾給學生們布置了這項作業,當時要求大家在淘寶上開網店,設法做活動吸引顧客,等雙11結束后,盤點銷售情況。”熊教授說,今年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淘寶已經不再是雙11的唯一搶購熱點了。京東、當當、淘寶等網商營銷手段各異,但等同學們畢業時,這些營銷方法都已過時了,“所以我們要求學生在市場上做創新,而創新的根本是先了解市場需求。”
市場創新
希望同學們調查后,創造出類似雙11的品牌
“雙11現在不僅是一個網民們購買商品的狂歡日了,而成了電商創造出來的一個品牌。”熊教授說,雖然雙11已經成為了每年的熱點,但未來雙11的熱度一定會下降,等到大家都感覺不再新鮮的時候,消費者的需求就開始轉移。由于消費水平在變化,所以消費者的購買層次也在發生改變。“我們就是想通過消費者的變化,來創造出一個新的品牌,并且通過調研來知道如何調動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到時候就不僅僅是雙11這一個活動,而是可以有雙十、雙十二等一系列品牌效應活動。”
根據往年學生們交回來的作業,淘寶店鋪經營好的,單11月的銷售量就能達到幾百單,但大部分都是月銷售十幾單而已。“我們根據結果來分析案例,從而達到創新,不能單一地依靠理論。”熊教授說。
雙11現在不僅是一個網民們購買商品的狂歡日了,而成了電商創造出來的一個品牌。”我們就是想通過消費者的變化,來創造出一個新的品牌。”——熊于寧
特殊作業
往年
讓學生們在雙11來臨前,去注冊淘寶商家,然后通過自己的營銷,來看雙11過后的銷量
弊端:淘寶店鋪的購買情況大部分與前期宣傳及店鋪經營情況有關,并非一時開個淘寶店就可以就看出來
今年
沒有淘寶店的同學去做市場調研已開淘寶店的,完成5個訂單,通過自己的營銷模式,來看看整個雙11期間能有多少銷售額
天府早報記者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