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肺葉變白媽媽拒住院:耽誤功課醫生:康復后學習事半功倍
在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灘院區,到兒科門診就診的患兒仍很多
“不建議去上學,一定要住院了,孩子肺炎挺嚴重的”“不能吃了退燒藥就去上學,多休息才好得快”……12月9日,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外灘院區,醫生正叮囑一位陪女兒前來就診的家長。
當天,記者在外灘院區兒科門診看到,走廊里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焦急等待。該院兒科主任李志飛介紹,就診的患兒仍有很多,約有一半是流感,另外就是支原體感染等。看病之外,醫生做的最多的事是勸“雞娃”心切的家長們讓孩子多休息。
1
女孩須入院治療媽媽擔心孩子學習,希望“吃點藥回去上課”
“很多家長,尤其是媽媽們把孩子的學習看得實在太重了,哪怕孩子肺炎嚴重到需要住院,也不舍得請假。”李志飛嘆了口氣。
李志飛說,當天她接診了初一女孩小云(化名)。小云一周前開始低燒,體溫始終在38℃左右,確診為支原體感染。小云媽媽買了阿奇霉素,讓小云吃了三天,但小云的體溫仍在38℃左右,咳嗽一天比一天嚴重,時不時咳得整個人都恨不能蜷縮起來,老師也建議小云去醫院看看。
小云被確診為支原體肺炎。李志飛指著小云的CT影像說:“這是典型的大片狀肺炎,這里的肺葉都白了,肺部感染很嚴重,我建議住院治療。”
小云媽媽猶豫了一下說:“醫生,我們再回去吃兩天阿奇霉素看看吧,可能再吃兩天就好了。不行到時候再看吧。”
“我建議先住院。孩子咳得這么厲害,不能再耽擱下去了。住院評估是否阿奇霉素耐藥,再決定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但小云媽媽還是很猶豫:“醫生,住院會耽誤很多功課。”
最后,小云爸爸在電話那頭決定,聽醫生的建議,住院治療。而媽媽仍在糾結,住院肯定會耽誤女兒的學習。
李志飛說:“在門診中,我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家長,特別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的家長,就怕孩子功課落下了。有的孩子發燒39℃多了,媽媽仍舊表示‘吃點退燒藥就回去上課’。”
2
肺炎出院第二天就去上學幾天后,再次高燒、肺炎
讓李志飛和同事心疼的是,一些孩子由于帶病上課或者出院后休息不夠,導致病情反復、加重或者出現混合感染。當天收治入院的小凱就是其中一個,這次住院距離上次出院還不到7天。
10歲的小凱(化名)11月底因支原體重癥肺炎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家長幾乎每天都問醫生:“什么時候能出院?孩子功課落下了許多。”
治療10天后,小凱帶藥出院,醫生再三叮囑:“回去至少休息一周,不要去上學。一周后再來做個肺功能評估,看評估情況再決定什么時候返校學習。”
小凱回家后,父母看著他雖然臉色差些,也還有咳嗽,但已經多天不發燒了,第二天就送他回學校上學。不料,沒兩天,小凱又高燒至39℃。
李志飛說:“小凱這次查出了甲流。肺部感染又開始了,目前還不能確定是甲流導致的肺炎,還是其他感染導致的肺炎,要進一步分析。”
3
康復后學習事半功倍二次感染往往病情更重
“我很理解父母的心情,希望孩子不要因為生病影響學習。可是,當孩子患病時,休息是最好的治療方法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帶病上學,沒徹底恢復好去上學,孩子的學習狀態、效率也不樂觀。不如先養好身體,再投身學習,可能事半功倍。”李志飛說,如果孩子確診甲流,哪怕第一時間服用奧司他韋等藥物,也只能起到抑制病毒復制的作用,最終還是需要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來殺死病毒。這時候,多休息無疑有助于康復。
李志飛表示,帶病上課或者沒有徹底痊愈就去上課,一方面可能傳染其他同學;另一方面,在自身免疫力較差時候去學校,很容易出現二次感染、混合感染。二次感染或混合感染,往往意味著病情更嚴重,更難退燒,需要更長的時間康復。因此,著急復課或帶病上學,很可能得不償失。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期,不少孩子由于休息不夠成了“病毒收集體”。“有的孩子支原體肺炎、甲流、乙流、腺病毒、細菌感染……各種流行的疾病,幾乎都‘集齊’了,很遭罪。”有醫生這樣表示。
李志飛呼吁,當孩子生病時,請家長遵醫囑配合治療,讓孩子多休息,為下一階段的拼搏積蓄能量。
■相關新聞
呼吸道疾病高發學校如何應對
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發,學校是如何應對的?
請假情況
各班情況不同,有的停過課了
“每個年級每個班級的情況不一樣,一年級因病請假的學生相對多一點,高年級相對好一點。不過對于正常的上課秩序來說,目前請假的學生數量還是有一點多的。”鎮海區實驗小學教導處副主任顧嘉男說,上周,該校一年級14個班中,有兩個班因請假人數多而停課。不過,這周其中一個班級已經復課。
高新區實驗學校新暉校區,上周每天有三四十個同學因病請假,以中低段同學為主,目前沒有班級停課。
海曙區古林鎮中心初級中學陳洪平老師表示,學生請假是一個動態的事情,有的班級稍微多點,有的班級還好,每天情況不太一樣。
采訪中記者發現,這一輪呼吸道疾病,學校已經根據疾控要求采取了相應措施。比如通過晨檢、日報機制來統計每日因病請假的學生人數,及時掌握信息等。
海曙區儲能學校麗園校區黨支部副書記林凌向記者表示,該校成立了應急小組,每天早上9點由各班級向校醫室上報因病請假學生情況,由校醫室匯總上報校長室,當天學生就醫后再統計請假病因。
請假的學生
先養好身體,再適當學習
在鎮海區實驗小學,如果是班級里只是零星的同學請假,老師會建議學生在家安心休息,等身體恢復回學校后,老師會針對落下的課程,適當給予輔導。整班停課的,則會安排相應的線上微課等,讓身體允許的學生適當學習。個別學生請假時間較長,學校會安排心理老師對其進行個別的心理輔導,緩解學生的不適應情緒,讓其盡快回歸正常學習狀態。
寧波市骨干班主任、高新區實驗學校陳楠老師介紹,很多學生之前有過居家學習的經歷,所以現在面對流感后居家學習,在心理上沒有那么緊張和焦慮了。“我們鼓勵學生在家休養期間,以休息為主,家長應及時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身體狀態允許的情況下,參與學習活動。”
陳楠說,一般會讓身體狀況允許的學生通過釘釘直播來聽自己班的老師上課。因為教室都有一體機,網絡通暢,學生在家只要有一臺電腦,通過釘釘與老師連線,就可以很方便地觀看。老師會將居家學習的孩子建一個小群,晚上讓學生反饋一下當天的情況,老師在群里答疑解惑。“如果居家期間沒有精力或者不方便開展學習,那就等學生返校后,請任課老師面對面補課。”陳楠說。
另據北京日報報道,
不帶病上崗上課!
中國疾控中心重要提醒
12月10日,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管理處呼吸道傳染病室主任彭質斌表示,學校、托幼機構、公共交通工具通常人員比較密集,而且內部相對封閉,是呼吸道傳染病重點的防控場所和機構。
其中,他指出,針對學校和托幼機構,建議加強健康監測,做好晨午檢、缺勤缺課登記等,學生、教職員工建議不帶病上崗上課,防止將傳染病傳入學校或者教室。
北京市教委:
一切應以孩子身體為重
此前,11月25日,“首都教育”微信公眾號發文,強調一切應以孩子身體為重,學生患病期間作業一律不做硬性要求。
文中稱,當前,北京進入呼吸道傳染病高發期,兒童感染人數增多。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表示,要最大限度保障學生健康安全,做好師生健康監測,確保師生不帶病上班上課。
做好線上線下教學有序銜接,對因病缺勤的學生,就近期課堂教學重點,學校、班級及時與家長溝通對接。
學校對學生患病期間的作業一律不做硬性要求,不建議患病期間趕、補作業,一切以孩子身體為重;引導學生科學佩戴口罩,堅持勤洗手、常通風,適度鍛煉,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考慮呼吸道疾病病程特點,家長要讓孩子充分治療和休息,即使身體好轉也不著急返校復課,鞏固好身體,利用豐富的線上教學資源居家學習;幫助孩子均衡膳食,規律作息,帶動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