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回應不為專碩提供住宿稱資源緊張曾鼓勵有條件碩士生申請不住宿
2月12日,多所高校明確不為部分研究生提供宿舍引熱議。北京大學(校本部)在2024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不為專碩提供宿舍。對此,北京大學(校本部)研招辦工作人員稱,是因為學校宿舍資源緊張,不為專碩提供宿舍已經有幾年了。
據了解,北大早在2007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就提到專碩住宿的問題:除在軟件學院和在深圳就讀的同學外,其它專業學位研究生學校不提供住宿。北大還曾在2020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鼓勵有條件的同學申請不住宿。
此外,中國傳媒大學在2024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不解決全日制MBA、MPA研究生住宿問題。對此,中傳MBA招生咨詢工作人員表示,不方便對外透露不解決住宿的原因。
據湖北日報報道,近日,碩士研究生宿舍話題引發社會關注,微博話題“多所高校明確不提供宿舍”一度沖上熱搜。
在鄂高校碩士研究生宿舍提供情況如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梳理了在鄂十余所高校的碩士招生簡章,部分高校在碩士招生簡章中對宿舍提供情況進行了說明。
如《華中科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明確,學校為全日制非定向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學制內提供住宿,全日制非定向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提供第一年的校內住宿,后續由各院系和實習實踐單位協調解決。除專項計劃外,全日制定向研究生不提供校內住宿。非全日制研究生不提供校內住宿。
《武漢科技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中提到,學校原則上為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安排住宿,住宿標準為博士2人間,碩士4人間或5人間(具體以實際安排為準)。《江漢大學2024年碩士研究生招生指南》中表示,學校為碩士研究生在學制內提供校內住宿。
記者詢問多位在校學生,他們介紹,如果報考某所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一般都默認學校會提供校內宿舍。梳理各高校情況,學校不提供宿舍的對象主要是非全日制研究生。
那么,學校是否提供宿舍以及宿舍條件如何,是否會影響到學生報考研究生的意愿呢?
中南民族大學大三學生蘇蘇表示,如果高校不提供住宿成為趨勢的話,她在考研擇校時會將宿舍情況納入考慮。“對我來說,一個性價比的問題。”蘇蘇說,她來自三線城市,家庭條件在當地屬于中等,假設考上研究生,但考取的高校并不是頂尖高校,住宿和學費都很高,對日后就業并沒有特別大的優勢的情況下,她可能會放棄。
家住武漢的大四學生小肖計劃去英國或者香港讀研,她介紹,英國和香港的大多數高校都不會為學生安排宿舍,學生會選擇租房或申請校內宿舍,都是一筆不低的費用,如果研究生期間沒有收入來源,房租對學生家庭來說確實是負擔。
記者了解到,高校宿舍大多是4人間至6人間,出于營造安靜舒適的生活學習環境等考慮,部分本科生、研究生會選擇在校外租住,在本科或研究生的最后一年,很多學生面臨校外實習或找工作,他們所在的宿舍也存在空置。
采訪中,一位學生向記者表示,他非常理解高校住宿資源緊張的問題,但考慮到確實有一部分學生經濟困難,實在是沒有住宿提供,學校也應該采取一定的補助,來緩解學生在租房上的經濟壓力。
另據潮新聞消息報道,浙江部分高校也存在住宿緊張現象
浙江大學9月底發布過研究生招生的相關問答,2024全日制研究生均安排住宿。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將根據各校區資源等情況統籌安排。
杭州一位大學老師介紹,這兩年,因為研究生擴招,學校研究生住宿確實很緊張,所以學校把不少研究生都安排到了各種地方住。比如安排到本科生宿舍,或者學校在校旁邊租了公寓改造成學生宿舍讓他們住。學生還是按照宿舍標準交錢,費用大約兩千。“聽說有學校也在醞釀政策,可能會對一些學習時間長的研究生在住宿上采取措施。”
溫州一位大學老師介紹,近年來學校研究生招生數量增加很多,學校宿舍不夠用,只能租了宿舍給研究生住宿。
同樣的情況,在杭州稍微好一點。杭州下沙高教園區一所高校的輔導員說,自己所在的學校,本科和研究生都是要住校的,想去外面住,還需要特別申請過。
“一般學校都會給研究生提供住宿,有些學校的住宿緊張,就會把四人間改成六人間,或者租借別的學校的公寓樓等等。沒聽說過不給學生提供住宿的事。”這位老師也說,不提供住宿,對學生來說很難,對輔導員來說也很難,管理起來很不方便。
杭州另一所大學的老師說,杭州下沙高教園區的高校建成的年限相對晚些,目前各個學校住宿基本問題不大的,但一般MBA是不提供住宿的,他們也不大需要住宿。
“省內各個學校住宿情況不同。大部分還是可以滿足住宿需求的。出現研究生不能住校的現象,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個是學校宿舍床位本來就不富裕,二是專碩或非全日制(含MBA等)的研究生不一定會選擇住學校宿舍,這樣個別學生退宿后又不太好安排其他學生入住,會導致學生宿舍使用率下降或空置率提高,所以干脆不安排。”
學生:“這可能是一個大趨勢”
“不為部分研究生提供住宿”,有考生感嘆:“這讓在北京的專碩咋整?房租那么貴,讀個碩士一年要增加好幾萬的費用吧!”
浙江工商大學一位備考的女生說,目前她看到的研究生招生簡單都是提供住宿的,如果一個學校讀研沒有住宿的話,那肯定要考慮下,因為很不方便。
王同學在武漢一所大學讀研究生。他說,這兩年專碩學制從兩年改三年,學生在校時間長了,這也許會造成住宿的緊張。“不過我們學校還好,都是可以解決住宿的。”
小王的研究生朋友中,有的學校可以住校,有的學校住宿困難。“比如中國政法大學每個年級都有校內宿舍,4人間,目前還有空的宿舍。中國傳媒大學,非研一的專碩沒有宿舍,因為這部分學生很多在外面實習了。不管從方便角度和經濟開銷來說,肯定是住校更方便。”
在江蘇某高校專碩就讀的小姜給自己定下的租房預算是1200-1500元,最后,她在距離學校10分鐘通勤時間的地方,租到了月租1300元的房子。
“報考的時候,我也考慮過住宿的問題,但因為學校的學術成就和地位很高,我非常向往它的光環,所以可以忽略這一點。”小姜提到,自己在報考時也與家長溝通過,他們一致認為只要能考上,在外租房也是可以的。
在讀期間,小姜每個月可以領到200元的交通補助,這筆交通補助是為專碩生提供的,雖然不能抵消租金,但能夠緩解她在學生時期的經濟壓力。
相比于小姜,在北京某高校就讀的小王承擔著更大的經濟壓力。對于普通家庭的她來說,在學校附近和室友合租一間月租超5000元的主臥,負擔比較大。小王表示,自己拿學校“無可奈何”,學校的光環足以讓她支付這筆費用。
“這可能是一個大趨勢。”小姜認為。
綜合白鹿視頻、湖北日報、潮新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