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公示:4所高校更名1所高校轉設公辦
教育部近期發布公示信息,同意濰坊醫學院、濱州學院、重慶科技學院和贛南醫學院更名,同意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轉設為山西電子科學院。
四所高校更名成功
根據教育部公示信息顯示,濰坊醫學院更名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更名后的山東第二醫科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發展規模暫定為22000人。
濱州學院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山東航空學院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發展規模暫定為19000人。
重慶科技學院更名為重慶科技大學,重慶科技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發展規模暫定為25000人。
贛南醫學院更名為贛南醫科大學,贛南醫科大學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以本科教育為主,同時承擔研究生培養任務,學校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16000人。
一所高校轉設公辦
經教育部黨組會議研究決定,同意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轉設為山西電子科技學院,同時撤銷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的建制,并根據現有在校生屆數設立過渡期。
轉設后的山西電子科技學院為公辦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
學院更名大學
改變的不止是名字
2023年教育部重啟更名工作。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經有十余所高校更名成功,其中包括福建工程學院更名為福建理工大學,河北中醫學院更名為河北中醫藥大學,信陽師范學院更名為信陽師范大學,上海體育學院更名為上海體育大學,蚌埠醫學院更名為蚌埠醫科大學,合肥學院更名為合肥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更名為浙江科技大學,嘉興學院更名為嘉興大學。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教發〔2006〕18號),本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稱為“××大學”或“××學院”。“學院”與“大學”在辦學規模、學科與專業、師資隊伍、教學與科研水平和基礎設施方面有所區別。
高校更名大學后,意味著將為學校多重利好。其中最顯著優勢為學校優質生源與整體生源質量的提升。此外,更名為“大學”后,也將讓學校的師資力量和辦學規模進一步提升。
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教育部對大學和學院的區別規定可以成為學生和家長選擇院校的重要參考之一,但是不能僅憑此來斷定“大學”與“學院”的水平。
建議大家未來填報高考志愿時,要深入了解目標院校辦學性質、科研水平、專業特色、就業質量等情況,結合自身成績和興趣愛好,科學合理選報院校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