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
社區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里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影。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1
社區工作者事跡
青春在平凡的崗位上閃光
小時候經常看到戴著紅袖章,提著土廣播走街串巷的婆婆媽媽們,她們是居委會主任。當時不經世事我認為,這些人好偉大,什么事情都由她們管!如今我也戴上了紅袖章成了她們的接班人,我是社區工作者。這時的我才真正理解到這個平凡崗位背后的辛苦與快樂。 記得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我第一次踏進社區大門的那一刻,我便開始憧憬著自己未來,人們說我們是“小巷總理”;百姓稱我們是“父母官”。多么崇高美好的光環照耀著自己,我要在這里干一番大事業。
我開始慢慢接觸社區的實際工作,這才發現這份大事業,和自己的想象差距太大,它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有的只是婆婆媽媽的鄰里小事;它沒有聲勢浩大的豪言壯語,有的只是默默無聞的服務工作。孤寡老人的冷暖疾病;特困家庭的就業就學;優撫對象的走訪慰問;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社區里的大事小情,都得一一掛在心上。
這就是社區工作,最初的我有些迷茫了,春天我們滅蚊蠅,身上手上滿是煙熏的味道,夏天我們頂著日頭打掃衛生,更是灰頭土臉看不出原來的模樣,冬天我們忍著寒冷去掃雪,手上磨出了泡,累的回家躺在床上嗚嗚大哭,有人說我們是“管家婆”,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道路坑洼我們“管”;孩子輟學我們“管”;鄰里矛盾我們“管”;就連小狗亂撒尿我們也“管”,這時的我在想,這就是偉大的事業嗎?它平凡的再平凡不過,卻還有這么多的心酸與勞苦。
而在社區工作時間長了,我才真正的體會到了這份工作的價值,
正是因為我們的工作,社區的.環境好了,雪天大爺大娘們可以放心的走路,不用擔心摔倒了;正是因為我們的工作,居民的問題解決了,我看到了張張滿意的笑臉,開心的笑臉,那一瞬間所有的苦都化成了甜。
我們是社區工作者,從衛生到治安消防,從計劃生育到環境保護,這所有所有,都只不過是在做我們份內的事情―為人民服務,為人民服務,這五個金光閃耀的大字,半個世紀前,在一代民族偉人的揮毫中轟然誕生,如今我們的血管里,流淌著無數革命先輩拼搏進取、勇于開拓的沸騰熱血。現在,我們將這種信念用我們青春的心,加以繼承并以另一種方式呈現,我深刻明白,這是一個承前啟后的時代 ,充滿新的機遇與挑戰;我深刻明白,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時刻謹記要以知識創新,與時俱進;我深刻明白,這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助人自助――一直是我們秉承著的信念!我們用汗水,讓居民的歡樂,注滿我們的心扉;我們用熱血,建設著我們的社區,創造更美好和諧的生活。
社區工作是平凡的,但它卻是寓于在偉大中的平凡。青春是什么?青春可以是攜子之手,浪漫而溫馨地漫步于桃紅柳綠之中;青春可以是無休止地泡吧,瘋狂地蹦迪。難道,難道青春僅僅就只剩下這些了嗎?不,我覺得青春應該奉獻在她平凡而偉大的崗位上,只有這樣青春才能永遠常青,人生才能永放光芒!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2
王延利同志在社區文化建設工作中,立足社區,本著科學發展,文化奠區的主線,以打造書香文化社區和建設和諧文明新社區為目標,廣泛挖掘轄區資源,深入發動文藝愛好者和居民群眾,先后成立了居民教育、就業指導、各類知識講座和志愿者服務隊等5支文化宣教隊伍;組建了夕陽紅舞蹈隊、永樂協會秧歌隊、殘疾人文藝隊、廣場健身隊、巧婆姨剪織坊和民星民歌隊等6個文體活動組織。充分發揮社區多媒體電教、科普圖書室等文化陣地和文體隊伍的作用,不斷創新形式,經常性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育、文體活動,推動了社區文化工作的健康繁榮發展。
一、以身作則,加強學習,全面提升綜合素質
在提升黨員干部綜合素質方面,王延利同志帶頭組織干部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政策和省市縣各類會議精神;在業余時間利用網絡、電視等拓寬知識面,采取3+2、白加黑的學習方式加強文藝和先進人物事跡及各類知識的學習,平均每年抄寫學習筆記5萬余字,撰寫學習心得體會6篇以上。同時,經常組織干部認真開展專題討論,針對社區文化工作中出現的難點、熱點問題,全面展開討論研究和實踐,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保證社區文化工作全面有序展開。
二、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全面推進文化發展
在繁榮社區文化,豐富廣大居民群眾業余生活,促進和諧社會共建的實踐中,王延利同志精心設計載體,組織開展各類文化活動,全面推進社區文化工作。
一是利用創建國家雙擁模范縣城契機,與干部、居民和武警戰士結成軍民一家人互動對子,利用八一建軍節、春節等重大節日互動開展地方文藝進軍營國防知識進社區等活動,每年清明節祭掃革命先烈,接受愛國知識教育。不斷豐富駐地官兵生活,激發居民擁軍愛國熱情。讓身處異地他鄉的戰士感受到家的溫暖,讓社區干部和居民體驗軍旅生活的歷練。
二是組織干部與小學生及家長開展社區課外教育,六一兒童節組織家長與孩子開展親子結對比賽活動,拉近家長與孩子心的距離,讓孩子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三位一體教育,為今后成人成才打下堅實基礎。
三是舉辦各類知識講座,提升居民綜合素質。王延利充分抓住召開居民教育會、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科技之春宣傳活動等機會向居民講解各類知識條例、思想道德知識手冊、居家安全指南、科技致富、醫療健康和應急避險等方面知識,豐富居民文化內容、擴展居民文化視野,提升居民綜合素養。在社區康復戒毒和反邪教幫教工作中,主動帶頭與受害人正面接觸,耐心幫助,使2位毒癮患者走出毒品惡魔的危害,重新回到了社會,重新成為一個正常人。
四是全力打造書香社區。王延利經常組織居民黨員和廣大群眾來社區圖書室開展一月一本書讀書活動,閱覽完畢后相互交流閱后感。同時,黨員干部廣泛搜集好書,開展薦書活動,全面培養社區群眾好讀書、讀好書的讀書習慣,增加文化氛圍,全力打造書香文化社區。
五是充分發揮社區活動場地作用,王延利組織轄區內居民以區組為單位開展乒乓球聯誼賽羽毛球聯誼賽象棋聯誼賽等活動,調動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專長的居民,豐富居民業余生活,增進群眾間的關系,為建設和諧、文明社區做出積極地貢獻。
三、加強文藝隊伍建設,順應時代文化潮流
王延利始終把發展和繁榮文化看作是一項民生工程,經過多方協調和努力,目前社區在文化隊伍建設方面體現了專業化、規模化、高效化。
專業化是王延利經過對社區群眾的摸底走訪,選任擅長文藝、有文化修養的居民胡宗保作為社區文化聯絡員,協助社區文化工作順利開展;同時,聘請轄區內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高曉清同志為文化活動指導員,在組織居民開展文藝節目編排時,邀請高團長對節目進行指導,而且還對文化隊伍成員進行專業知識培訓與實踐舞蹈動作、快板說書技巧指導,使社區文化隊伍走向正規化、專業化。
高效化是王延利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多媒體電教設備、小區廣播等及時組織文藝隊伍成員收看各類文藝節目,保證社區文化順應新型社區發展的需要;同時,把社區編排的文藝節目以電視報道、廣播播放的和簡報等形式以最快的速度播報出去,體現社區文化工作的高效化。
作為一名基層干部,王延利同志始終恪守著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的人生格言,為社區的文化事業一如既往地奮斗著。在她的正確帶動下,橋南社區的文化事業正在蒸蒸日上,所取得的優秀成果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居民的一致好評。相信通過王延利同志和社區干部居民積極的努力和配合下,橋南社區文化事業發展必將迎來一個更加繁榮錦繡的明天。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3
______是繁榮社區的一名普通社區工作人員,她自__年參加社區工作以來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也沒有驚人的壯舉,但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刻苦鉆研,得到了領導贊譽、居民的認可。多次獲得“社區優秀青年工作者”、“社區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一、政治思想明確,積極要求進步。
她始終堅持以_____為指導,認真學習計劃生育、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并將自已所學有理論帶到實踐中加以理解和運用。她忠誠社區事業,將滿腔的熱情與關愛奉獻給社區居民,她積極參加各類政治業務的學習,積極向社區組織靠攏,努力使自已的思想始終與社區的工作一致。成為了一名做有思想,干有目標的社區工作人員
二、愛崗敬業、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工作,使自己素養不斷得到提高。
她自__年成為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以來就以滿腔的熱情和關愛奉獻給了社區居民,她當時管轄的是一片比較偏遠的居民區,為了早日摸清轄區內的狀況,她利用每天中午時間逐戶走訪,記錄每家每戶的生活狀況、人口多少,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殘疾人、孤寡老人等都要詳細記載。就連每家養的雞、鴨、鵝,和特色種植也要登記在冊。本來用半年熟悉戶數時間,她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就已經摸清楚了345戶居民的家庭情況。同時繪制了轄區居民圖,建立了計劃生育家庭戶卡、居民家庭情況普查表等手冊為以后工作奠定了基礎。
她積極遵守社區的各項規章制度,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熱情積極認真地完成好社區的每一項任務,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平時生活中團結同事關心同事,在工作中與同事積極配合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三、認真鉆研業務知識,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在管理轄區計劃生育工作中她深知在新形勢下搞好“天下第一難事”的重要性,俗話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身為社區委主任的她深知:沒有高度的責任感、扎實的業務水平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是不能干好工作的。為了使自己的思想和業務政策水平更好地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她下決心為自己“充電”。她開始如饑似渴地學習理論業務知識,孜孜不倦地追求,通過努力學習她的視野不斷擴展,知識面不斷拓寬,思想觀念不斷更新,政策水平、工作決策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提高。經過實際工作的磨礪,使得她在千條萬緒、錯綜復雜的計劃生育工作中得心應手,她在實際工作中運籌帷幄、處變不驚、應對自如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
四、積極服從領導安排、任勞任怨
2011年因社區人員情況變動,她所管轄的九小區重新組合,被其它社工接管了,她又重新接管了新的小區,這就意味著一切從新開始,從新下戶,從新了解情況,而且計劃生育馬上就面臨著報表,當時的困難很大,但是她積極服從領導安排,利用節假日、中午、晚上等空余時間重新入戶了解轄區情況,足足兩個多月的時間她沒有休息過雙休日,在計劃生育季度報表之前,她完成對小區居民情況的摸底調查,沒有耽誤計生報表。
2011年8月份,社區領導又調她到社區黨建辦公室,分管共青團、外宣、兼黨務干事等多項職務。面對這么多的工作,她合理安排時間,制定工作計劃,有秩序的開展各項工作。
在抓社區共青團工作方面,她積極了解社區共青團建設情況,帶領社區青年深入孤寡老人、殘疾戶、敬老院等地方開展個種志愿者服務活動。制定了《共青團工作計劃》將以引領社區青年為主旨,服務好社區青年。
在外宣工作方面,緊緊抓住社區工作,認真寫好信息報導,積極宣傳社區工作,樹立社區為民服務形象。
在黨建工作方面,圍繞黨建品牌開展好創先爭優工作、做好黨總支書記的助手,完善好黨建工作的材料。
許多人這么問她:“你做這么多工作不覺得累嗎?”她說:”每一次工作的嘗試,都是一個學習的開始,雖然工作很忙,很累,但在工作中也學到了很多知識,提高了工作能力,這就是最大的收獲。”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4
同志,男1952年6月出生,初中文化,中共黨員,曾是南鋼工人,現已退休,為社區工作者,主要負責轄區內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綜治民事調解、統計等工作。同志作為一名老黨員,不管退休前是南鋼工人,還是退休后為社區工作者,始終堅持學習,爭當一名學習型黨員,促進各項工作發展,取得了優良成績,成為大家的學習榜樣。
一、明確學習意義,做到認真努力學習
同志充分認識到:當前我國進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時代,每個人只有認真學習,刻苦鉆研,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業務工作技能,才能得心應手、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取得優異工作成績,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志明確學習的重要意義,始終做到認真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為做好各項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二、掌握學習方法,全面提高學習成效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來不得半點虛假,只有不斷學習、刻苦學習,才能攀登知識的頂峰,成為一名知識大家。為了抓好學習,取得學習成效,同志以古人“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精神,以“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毅力去發憤學習,在學習上做到一個勤字,一個苦字。勤就是利用一切業余時間學習,學習一切有用的知識,做到開卷有益,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業務水平。苦就是每天晚上擠出時間學習,認真學習黨的知識和相關理論書籍,鉆研工作實務問題,不斷更新知識內容,鞏固學到的知識內容。同志掌握學習方法,刻苦勤奮學習,全面提高學習成效,把學習獲得的知識與理念轉化為實際工作能力,促進工作又好又快發展。
三、學習指導實踐,促進工作全面發展
同志明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做好工作、取得成績,促進事業發展。為此,他一是堅定政治立場,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切實當好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排頭兵。二是增強崗位責任心,勇于承擔責任,做到腳踏實地、勤奮努力工作,全面做好轄區內食品衛生安全、教育、綜治民事調解、統計等工作,讓上級部門領導放心,持續推進社區各項工作發展。三是牢記黨的宗旨意識,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全心全意為社區廣大居民群眾服務,樹立自己社區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努力獲得社區廣大居民群眾的滿意。
同志在取得成績面前,決心繼續抓好學習,努力取得學習成果,不斷提高自身文化水平和業務技能,爭當全社會認真努力學習的表率,為促進社區工作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偉大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社區工作者個人先進事跡材料篇5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斗、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區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區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筑牢最后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干部下沉社區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斗!餓了有方便面,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么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么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么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么辦?”......作為土井社區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復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后,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愿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愿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干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發布信息、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持,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里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里,明在心里。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斗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