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
事跡材料具有概括標明先進事跡的主要內容或材料的用途,那么你知道哪些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精選篇1
這次,我非常榮幸地被老師推薦為我校的“美德少年”侯選人,這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我對于美德標準的理解是這樣的:堅持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在家里做個好孩子,平時我在家里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例如:幫媽媽掃地,拖地。媽媽燒菜忙的時候,我幫媽媽剝豌豆,摘豆角等等。爸爸下班回來的時候,有時很累,我就幫爸爸捶背,爸爸經常對媽媽說:“就兒子那小捶子捶的真舒服”。媽媽笑笑,我心里比吃了蜜糖還甜呢!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躺在床上,爸爸不在家。快到中午了,我想媽媽肯定不能起來燒飯了,我到廚房,打了兩碗米放在電飯鍋里,用水把米洗干凈。把鍋放好,然后把電源插上。之后我到冰箱里拿個雞蛋,學著媽媽的樣子,把水燒開,蛋打碎放到鍋里,煮熟。一切準備好之后,我倒杯溫熱的白開水遞給媽媽喝,并告訴媽媽起來吃飯了,桌上雖然只有米飯和僅有的一個菜——蛋湯,但我看出來媽媽很高興,她夸我真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在學校做個好學生,記得一次在學校操場上我撿到了五元錢,我的幾個好伙伴說走我們去到小店賣好玩的,再買點吃的,我想都沒有想就交給了老師,老師夸我是個好學生,回家我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我做的對。我喜歡書法,曾經在書法班拿過三等獎,我喜歡看課外書,尤其是《人與自然》、《動物世界》、《故事會》等,在課外書上我學到了許多關于天文、地理、科學的知識。記得在二年級的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我懂得“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現在我上課認真聽講,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我的成績并不是很突出,但我知道成績只代表過去,未來是靠自己的努力去實現的。
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5.12紋川大地震的時候,我看到災去那么的小朋友失去了家園,失去了校園、失去了親人……,我的眼淚終于流出來了,我走進我的小房間,拿出了我心愛的存了兩年的存錢罐,全部捐了出去。錢雖然不多,但表思我的心意,希望四川的小朋友們能早日重建家園、重返校園。我們樓下有位八十多歲的老奶奶,她的眼睛不太好,腿腳有些不方便,她經常拄著拐棍上廁所,只要我碰見了,我都會扶著她做她的眼睛,幫她走在路上,邊走邊說著話,這樣她就不會由于眼睛不看見而走到草叢中了。當我把老奶奶牽回家時,她說一聲謝謝的時候,我感到心底有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田。這時候我明白了:幫助別人,快樂自己,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精選篇2
陳__,男,現年12歲,現在在羊山學校六年級學習。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在家里,他是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心系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他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
陳家樂同學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于實際行動。他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他從小就懂得遵守紀律,講文明,熱愛集體,助人為樂;他熱愛勞動,積極帶領少先隊員參加少先隊開展的各項有益活動,加強體育鍛煉,身體素質好。學習上,他求知欲強,課堂上,他敢于提問,善于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課外,他不滿足于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閱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碰到難題就向老師請教或自己查閱資料解決,六年來,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為學校的“優秀學生”、“優秀班干部”,在學校演講比賽和古詩文誦讀比賽中分別獲得二等獎、一等獎……這一張張鮮紅的獎狀,都是他努力奮斗的結果。
在家里,在每天的日程計劃里,他都會列上幫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家尊敬老人,家中有八十多歲半癱瘓的奶奶行動不便,他會幫著父母倒水端飯還和奶奶聊天,從不嫌棄老人,使奶奶生活的幸福。打掃衛生、收拾房間是他和媽媽周末的必修課,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里充滿了歡笑、和諧。
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精選篇3
張__,女,13歲,石河子第八中學初一(5)班學生。
品學兼優,模范帶頭。作為班長,她自信陽光、積極向上,酷愛讀書。小學時被石河子第一小學評為校級“讀書小明星”,她的`作品《學校給我的花朵》獲20__年石河子第一小學“小芽”獎作文競賽一等獎,并在《石河子報》發表,她所在的家庭被評為“書香家庭”;她愛學習,勤思考,求知欲強。自上學以來,在各級各類考試中,成績始終名列年級前茅,特別是語文學科在初一四次統考中均為年級第一,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優秀班干部”、“優秀少先隊員”、“學雷鋒先進個人”、“文明禮儀之星”等。她喜愛繪畫,曾獲“全國‘素質’杯少兒繪畫大賽”金獎,取得了“國畫六級”證書,她的科幻畫作品獲“師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自治區第四屆科技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為集體盡職,為同學服務”是她的工作宗旨。警察爸爸身上的責任感、奉獻精神讓她從小受到了熏陶。她熱心班級事務,積極配合班主任老師布置班級的“文化墻”,為同學們創造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她響應學校號召,經常捐書捐物,僅20__年底一次就為農民工子弟捐衣物36件,為內初班捐書幾十冊;同學有困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她全力幫助,總是第一時間對生病的同學給予問候,并帶領班委去看望,給他們補課;在公交車上,總是主動為老人、小孩、孕婦讓座……
在家長的心目中,她懂事孝順,尊老愛幼;在老師們的心目中,她品學兼優,誠實守信;在同學們的心目中,她真誠、熱情,值得信賴。她因道德而立身,因美德而自信,相信以她的勤奮刻苦、愛心待人,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演繹更多的精彩!
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精選篇4
余夢,女,今年十一歲,就讀于綏陽縣育紅小學,四(3)班副班長。余夢同學品學兼優、多才多藝,活潑可愛,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音樂藝術方面特長突出,四年來連續多次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優秀班干部”。
一、勤奮刻苦,是同學的好榜樣
學習上,她始終以勤奮刻苦、謙虛好學的態度來對待。她在學習上有著一套很好的方法,堅持課前認真預習,課中專心聽講、做好筆記,課后認真復習,遇到不懂的問題就虛心向老師、同學請教。她辛勤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成為了同學們學習的好榜樣。
二、聰明能干,是老師的好幫手
作為一名班干部,她處處以身作則,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校紀校規,發揮了示范表率作用。老師不在時,他主動維護好班級的紀律,對于不文明的行為敢于及時勸阻,并能每天堅持主動安排好全班的值日工作,督促值日生完成打掃任務。她團結同學,熱心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在同學中,她就像是一名懂事的“小大人”,老師、同學對她都給予了高度信任,多次被評為“優秀班干部”。
三、奉獻愛心,是一個感恩的好孩子
由于家庭原因,父親早亡,自己是一個受人資助的孩子,所以她總報著一顆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回報身邊的的人,只要學校有公益活動,都積極參加,只要學校組織捐贈活動,好都毫不猶豫把自己平時節約的錢捐贈出去,在一次班里的一位同學患重病,她把節約了很久的50元錢全部捐贈,平時班上只要有同學需要幫助,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她都樂意細心幫助;在生活中,他也是一他懂得感恩的人,對身邊的人,對老師,她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特別是老師,他把他們當成自己的父母一樣對待。
初中生美德少年事跡材料精選篇5
孫馨寧,13歲,七年級七班學習委員。她從小接受長輩善良淳厚,樂于奉獻的熏陶,得到了心靈的洗禮,養成了良好的品質。在老師眼里,她是一名自尊自強、富有理想的好少年;在同學眼里,她是樂于助人、好學上進的好伙伴;在父母眼里,她是聽話孝順、尊老愛幼的好孩子;在鄰里眼里,她是誠實可信、熱心公益的好公民!父母的悉心熏陶, 老師的言傳身教,在她幼小的心靈里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她一天天茁壯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一、 老師眼中的她——認真負責、自尊自強
她作為班干部,深知肩上的責任重,一方面,對老師交給的任務總是積極認真地完成,如每天的收發作業,檢查同學作業。檢查紀律衛生等情況忙得不可開交。但是她任勞任怨,沒有絲毫怨言。她對待學習一絲不茍、腳踏實地。每一次的作業都按老師的要求認認真真地完成;課堂上總能聽到她獨特的見解。學習上是大家公認的“領頭雁”,她以童眼觀世界,發現生活、感受生活,寫下自己的思考。而今已經有《我的日記本》《爬山給我的啟示》《琴鍵的故事》等多篇作文獲獎發表,《有味》《低頭,亦為智慧》等作文還分獲第七、八屆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二、三等獎。多才多藝的她在第九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第六屆世界合唱比賽中均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她喜歡繪畫,彈琴,演講,在學校藝術節中多次參加,并深受好評。一手漂亮的字令人嘖嘖稱贊;班級里的黑板報,留下了她的手跡;在學校組織的“弘揚民族精神”“建黨九十周年”手抄報比賽中均獲得一等獎;“在今年全區中小學生“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暨“學雷鋒做有道德的人”演講比賽中獲一等獎,并代表鋼城區參加萊蕪市的比賽,也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并在“我讀書,我快樂”“建設幸福中國”演講比賽中也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而面對大家的贊揚,謙遜的她只是微微一笑,她心中立下了更高的目標!她博覽群書,在知識的海洋里,她是一個快樂的暢游者,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她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獲;從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個性鮮明的自我;逐漸成長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好少年!
二、 同學眼中的她——好學上進、樂于助人。
在班級里,每位同學都是她的好朋友,她喜歡看見同學們燦爛美麗的笑容。在同學心目中她是知心伙伴和學習榜樣。與同學相處中,她待人隨和,樂于關心幫助他人,善于調解同學間的矛盾,和同學在快樂生活中共同成長。“時間是擠出來的,我要多學習多鍛煉自己,為學校爭得榮譽。”孫馨寧同學總是這樣說。對于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她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她快樂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她都會主動承擔。她熱愛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良好的興趣,開闊的視野,刻苦的努力,為她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習上優異的成績成為她幫助同學的有利條件,她對同學們真誠,熱情,無論誰來問她題她都給他詳細講解,沒有任何保留。有些優秀生不愿與差生交往,但她認為差生同樣有許多優點值得她學習。正因如此,她在班里的人緣極好。她從不與人斤斤計較。無論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在同學心中,她同學更是被大家公認的熱心人。不管誰有困難,她都會伸出熱情之手,同學的水彩筆沒帶,她會主動遞過去一支;同學座位下臟了,她會幫著一起清理干凈;同桌有題不會做了,她啟發同桌一起分析;同學受到表揚了,她為之由衷地高興。在她的帶動下,班里關愛集體的同學越來越多;班級同學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助人為樂,蔚然成風。她不愧是一名當代的小雷鋒!
三、 家長眼中的她——尊老愛幼、聽話孝順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個寶,她也不例外。但她從不與別人攀比物質,也從不提出非分的要求,增加父母的負擔,不比物質比精神,她選擇用人格魅力來得到他人的贊賞。她逐漸長大,在父母的影響下,她也努力成長為一個尊敬長輩,孝敬長輩的孩子。平時,每天吃完晚飯,她就主動洗碗,幫媽媽整理廚房。每到周末,做完功課,她都會打掃房間,或洗衣服、做飯。父母有時因工作或生活瑣事,心情煩悶,每到這時,她就用平時看到的一些幽默滑稽的笑話來逗父母開心。媽媽做飯時,她總愛在一旁幫忙,淘米、擇菜、打雞蛋,都是她的拿手好活。媽媽照顧一家人很辛苦,晚上她端來熱水為媽媽洗腳,一雙小手撫摸著媽媽的腳,說:“媽媽,您為我操勞了這么多年,辛苦了。”體貼的話語讓媽媽感動流淚。媽媽歉意地說:“寧寧,辛苦你了。”我自豪地說:“媽媽,‘香九齡,能溫席’,我都十三歲了,照顧你們是我應該做的。” 在父母眼中,她是個勤勞乖巧的孩子,她從來無須讓他們為她操心,她更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細心的她常常陪老人散步聊天,還給身體不便的奶奶洗頭,為爺爺捶背,讓老人開心;用自己省下的零錢為老人買來可口的點心。“百善孝為先”,她孝敬老人,體貼父母,得到鄰里的由衷夸贊。
四、 鄰里眼中的她——誠實可信、熱心公益
在社會,她是一位熱心公益、誠實可信的小公民。
“彎彎腰,撿出一片凈土”。外出游玩、小區散步,她總不忘隨手撿起地上的奶盒、紙屑,一言一行講道德,舉手投足見文明。文明不就應從這點點滴滴小處做起嗎?她還是家里的低碳宣傳員,洗菜的水她告訴姥姥要澆花;洗衣服的水沖馬桶;用過的易拉罐、包裝盒做成小收納盒,裝飾居室。 汶川大地震發生后,作為中隊長她組織全班獻出愛心,把儲錢罐里的錢全部捐出。每逢節假日,在社區的各個角落,經常能看到她撿拾垃圾的身影;公交車上,每逢看到老人婦孺,他總是爭先讓座……
孫馨寧同學身上體現了一名莘莘學子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至真至善的思想態度,體現了一名當代中學生的良好素養。雖然她沒有特別的人生際遇,沒有轟轟烈烈的事跡。但她天性至真至純,追求盡善盡美,以自己的一言一行,真實、集中的展現新時代初中生應該具有的美德,似一朵清新的荷花悄然綻放。在學生心目中,她無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幟,一個眾生學習的榜樣,一名當之無愧的美德少年!
我們相信,孫馨寧同學秉感恩之心,以愛心待人,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一定會演繹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