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
事跡材料以先進對象的先進事跡為主要內容,以敘事為主要表達方式;你知道哪些移風易俗個人事跡?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1)
馬__和徐__是一對很平凡的恩愛夫妻,結婚十年以來,他倆相敬如賓,從未因家庭瑣事吵過架,紅過臉,日子雖普通但卻過得和和美美。
他倆相識于2007年,那時大學剛畢業的她出于對軍人的崇拜,對偶然邂逅的軍人徐__突生好感,加之這位軍人對她的印象也很不錯,后經朋友的介紹,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不久倆人便確立了戀愛關系。雖然確立了戀愛關系,但他們卻不能像普通的戀人一樣每天見面在一起吃飯,牽手散步……他們最好的戀愛方式就是打電話,發信息,只因那時的他是一名軍人。后來隨著打電話次數和發信息次數的增多,倆人終于走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是就在這時,不善言談的徐__開始犯難了,彩禮是個大問題呀!父母辛辛苦苦勞作了一輩子,省吃儉用也就只攢了幾萬塊錢,這在合水當地連一半彩禮都算不上。無奈,性格耿直的徐__瞞著父母懷揣自己攢的五萬元錢遠赴天水,為自己的愛情做出最后一絲努力。可令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女方父母竟然一分彩禮也沒有要,只是說:“金錢雖好,但它卻不能衡量一切,只要你們以后能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強。錢留著你們以后好好生活吧!”于是,倆家人高高興興得開始籌備婚禮。婚后不久,徐__度完婚假就回部隊了,馬__一到周末就趕緊回公公婆婆家干農活,洗衣服,做家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當時,彩禮大都是十萬,二十萬甚至是二十多萬,除了彩禮還得有房有車有三金。不要說一個農民家庭就是一個正常拿普通工資的家庭也是杯水車薪。
如今,徐__也從部隊轉業到店子鄉政府工作,一家人和睦相處,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小倆口的事跡也成了新時期的楷模。他的事跡在當地成了大家談論的話題,提到這件事,大家都說:“人家那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咱要是能遇上這事那這輩子也沒白活。”如今,夫妻倆恩恩愛愛、相敬如賓,對老人更是孝順有加。
一對平凡的夫妻,一個極其平凡的家庭,一段純樸的事跡,正是這樣卻感動著我們,夫妻倆的事跡成了新時期的楷模。平凡的夫妻,平凡的家庭,卻書寫出了不一樣的人生。
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2)
崇尚禮儀、重視人情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禁止賭博,勤儉節約、反對浪費向來是一個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自從開展以移風易俗,樹立新風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村里賭博打牌之風漫延,經常有人因為賭博被派出所抓去,還有人因為打牌家里吵架。這些都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村民家里有考學的,生小孩的,過生日的,家里老了人的要請很多酒席,鋪張浪費,講究面子現象普遍存在。有些人沒有錢,為了面子也盲目攀比,給自己家庭和親友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經過移風易俗,現在我們村里的風氣好起來了。我們村里建起了鄉村大舞臺和健身廣場,那里有籃球、乒乓球、單杠等各種健身器材。晚上村里的人們都不再打牌了,吃完飯到那里跳廣場舞,唱歌,進行健身活動。現在誰家里有喜事都很節約了,不再那么浪費了,都請很少的酒席。現在村里打架的人也少了,人們家里都很和睦。
移風易俗,樹立新風尚,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義務。要切實把凈化社會風氣,堅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之中。所以我們小學生從小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動員身邊的同學、家長做起,廣泛宣傳,為移風易俗建設文明村鎮作出自己的貢獻。
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3)
有這樣一家人,他們是千家萬戶中普通的一員,他們是大千世界里平凡的一戶,但就是這樣一戶平凡普通的人家,用自我的勤勞,樸實,寬容,相敬和愛護演繹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這個家庭共七口人,戶主叫劉__,今年51歲了,家住永安鎮雙林村2組,膝下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尊母康健,夫妻舉案齊眉,家庭其樂融融。他本人任村委會委員,并連任原劉山鄉戰斗村2組(現永安鎮雙林村6組)組長職務。家庭和睦的一家,成為大家學習的好榜樣,受到鄉里鄉親的一向稱贊和好評。
01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古訓有言: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老是營造幸福家庭的基石。二十五歲那年,與謝代會結婚,倆人白手起家,開始了共同持家的步伐。謝代會在家服侍公婆照顧年幼的女兒,耕種土地,養豬喂雞,里里外外一把手。公公婆婆也逢人便夸兒媳賢惠勤勞、為人本分,自從嫁到劉家來,謝代會從來沒有和婆婆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關系如同母女,家庭十分融洽。
02相濡以沫伉儷情深
作為本村村委會委員,一向從自我做起,堅持貫徹執行國家的____政策,從沒有違反過國家的法律法規和____條例。并且,謝代會還協助____宣傳員走訪串戶的講解政策,遇到違犯規定又不合作的家庭,她還會幾次前往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幫忙化解問題。另外,在教育孩子方面,夫婦更是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夫妻二人生育前三個子女均為聽力一級殘,他們依然樂觀的面對生活。他們尊老愛幼、肯于吃苦、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工作和學習上也十分上進,一向是鄉鄰們夸贊的好兒女。
03愛崗敬業樂于助人
擔任莊村委會委員以來,工作中總是勇于吃苦,樂于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職責感。對待每一項工作都能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由于他是主要干部,很多時候都是在忙村里的工作,而耽誤了自家的農活和經營,但他從無怨言,妻子父母也很理解,從不抱怨。夫妻二人的樂于助人也是人人知曉的,從義務傳授養雞養豬技術,到主動調節鄰里不愉快,在莊村,凡是有困難的地方都能看到夫婦的身影。鄰里鄰居好多時候找他都是村委工作之外的事,但也從不拒絕,每次都是一顆熱心腸的全力相助。
他們夫妻二人常說一個家庭,是一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這個過程務必依靠共同經營。這種經營不僅僅是指物質上的,更多的還是強調精神上的,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等等。家能夠不是奢華的`,但必須是溫馨的。還有互相尊重、互相關心、互相幫忙、尊老愛幼、坦誠相待等等。“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們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
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4)
小時候,每當聽見那嘈雜的鑼鼓聲,心里便會掠過一絲凄涼和難過。
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山村里,人們的思想似是被禁錮在這大山里——落后,封建且迷信。在我們那兒,每逢喪事必定敲鑼打鼓。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那“熱鬧非凡”的鑼鼓聲宣告著又一個生命的逝去,讓人不寒而栗。兒時的記憶到現在都無法釋懷,只是在難以名狀的無限感慨中,我漸漸地多了一份反感與無奈。
每一場喪事,幾乎都是大操大辦,辦宴席、請樂隊、敲敲打打好幾天,最后再盛裝下葬。按“老理”說,這是送死者最后一程。可是我不解,這樣還能讓死者“安息”嗎?于是我暗暗想道:假如有一天我離開人世,一定不能像他們一樣。我寧愿用一把熾熱的火燒掉我的肉身,然后隨風飄向天涯海角。這樣簡單的方式不是更好嗎?其實再熱鬧的儀式也不過是對逝者的一個祭奠和緬懷,而把喪禮辦得如此張揚和浪費,不僅是愛面子,更是愚昧無知,封建迷信。其實這種陋習還有很多:聽大人說,以前人們生病了不看醫生,反而請什么“神漢”“跳大神”;男女青年耍朋友結婚,還要看八字合不合;有的甚至出個遠門都要請人算一算,看宜不宜出行……凡此種種,生活中各種陋習屢見不鮮。“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是社會主義榮辱
觀的重要內容。崇尚科學,勤儉節約,摒棄一切不良惡習,是我們新時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社會的發展不僅在于物質的豐富,更在于思想的進步,樹新風,移風異俗,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學科學,樹新風,從我做起,從我們做起!
移風易俗個人事跡材料范文(精選篇5)
崇尚禮儀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禮尚往來、宴請客人是我國的傳統習俗,是親朋好友之間溝通情感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但是,近年來我縣婚喪喜慶大操大辦之風愈演愈烈,“人情消費”持續攀升,加重了廣大干部群眾的經濟負擔和精神壓力,扭曲了正常的人際關系。為反對大操大辦,樹立文明新風,特發出如下倡議:
一、節儉操辦,控制規模。提倡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簡辦,盡量控制宴請的次數、規模和檔次,盡量減少邀請對象和范圍,人的一生紅白喜事宴請的次數最多不超過5次,每次宴席最多不超過20桌,既體現禮儀之風、人文之風,又彰顯文明之風、節儉之風,形成社會主義新風尚。
二、破舊立新,移風易俗。倡議在生兒育女、升學、入伍、生日慶典、喬遷新居等喜慶事宜時,自覺抵制盲從攀比、跟風宴席,做到能免則免、能減則減,不講排場,不比闊氣,盡量不請客、少請客,不送禮、不收禮,用其他積極健康的慶祝方式代替大操大辦、鋪張浪費,自覺除陋習、樹新風。
三、干部帶頭,做好表率。廣大黨員干部要自覺帶頭,率先垂范,自覺反對鋪張浪費,不濫發請帖,不大操大辦,做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文明辦事的表率;要動員自己的家屬及親朋好友積極行動起來,不大辦宴席,不過量飲酒,反對奢靡浪費之風,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良好習慣需要我們自覺養成,社會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創造。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和市民朋友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以文明節儉為榮、大操大辦為恥,以艱苦樸素為榮、愛慕虛榮為恥,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大操大辦,爭做文明新風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傳播者和自覺實踐者,為營造清純簡樸的社會風氣,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