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人物事跡材料
根據范圍的不同,事跡可分為集體事跡和個人事跡;你是否在尋找“基層人物事跡材料”?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基層人物事跡材料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基層人物事跡材料(篇1)
她一個看似柔弱的女子,卻在“村長”這個平凡又辛苦的崗位上,干的頭頭是道,無論是引領群眾致富,還是為村民排憂解難,以及維護女性權益方面,備受村民尤其是老人、婦女和兒童的好評!
一、“弱女子”勇登“村長”舞臺
2014年10月,在胡家溝村矛盾糾紛四起的情況下,通過村民選舉,__開始任職胡家溝村村長,剛上任時,面對錯綜復雜的局面、千頭萬緒的村情,確實讓她一頭霧水,但既然當上了干部,就不能辜負群眾的期望!有著不服輸性格的她不畏種種困難,從容不迫,先從群眾關心的涉及三礦在村開辦副井工程的利益訴求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積極開展工作,先是和相關部門多方溝通,協調解決了一部分以往遺留問題,在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問題方面,等到了村民的良好口碑。
從初干工作的魄力與干練,就無疑打消了人們對她一個女同志的不屑和誤解,后來的工作,__團結村兩委,依靠群眾,扎實開展份內工作,一是不厭其煩的,多方協調、認真解決胡家溝村與第三煤礦的“工農關系”事宜,把任何一項工作的處理,用維護群眾利益,保障工程進展的標準來衡量;二是撲下身子,當好村民得到“服務員”,圍繞群眾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搞好不間斷的熱情幫扶,全力村服務于民的生產生活;三是盡村里最大的幫助和支持,積極扶持村民發展養殖、生產有機肥料等,引導村民發展經濟奔小康。
應該可以說,__上任以來,團結村兩委干部、依靠全體村民的實際工作,多措并舉的努力,把胡家溝村的整體工作引至良性發展軌道。
二、甘當老人、婦女和兒童的“暖心人”
當上“村長”以來,更多的原因是同屬女性的緣故,工作中,__格外關注婦女、老人、兒童。一是利用女性的親和力,走訪五保戶、低保家庭等,了解生活困難,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二是無論給村民開會、還是街頭交談,一再表示,“我當村長一天,有困難就找我,我們一起解決”,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此僅舉例一事,2016年3月,村民胡小明駕駛三輪車在村西與汽車相撞,造成胡小明夫妻、村民張葉去世,村民張伏香腿部骨折,事件發生后,__在安慰相關家人的同時,多次跑政府部門、交警隊以及醫院,協調處理去世村民的喪葬事宜和張伏香的醫院救治問題,最后的結果是死者入土為安,傷者痊愈出院,雖然累點,但__沒有半句怨言!
據不完全統計,兩年多來,__幫助村里老人、婦女和兒童解決實際困難600與個,化解家庭矛盾500余起,深受群眾贊許!
兩年多來的工作,在__的日歷里根本沒有節假日,上班和休息時間不分,不能正常吃飯是常有的事,兒子上小學本需要陪伴,可她為了工作讓兒子住了校,母親患病需要陪伴照顧,她也盡不到女兒的孝道。按她說的,服務村民不能停歇!辛苦工作可能并沒有什么驚天地的大事跡,但人們細想起來就會有以下方面的認識:
一是上級領導知道,胡家溝村穩定了;
二是村民和干部融洽了,安居樂業的念頭更濃了;
三是村民家庭關系和諧了,一股昂揚向上的浩然正氣正四處勁吹!
每當想起此,就是__最大的安慰了!
基層人物事跡材料(篇2)
作為__X區委政法委辦公室負責人,該同志努力工作,勤奮學習,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全面履行工作職責,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特別是在今年的奧運安保工作中,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得到了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好評。該同志緊緊圍繞建設"平安__X"暨政法綜治工作,結合政法系統"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____,不斷加強學習,扎實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政治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為搞好政法委機關建設和創建"平安__X"工作貢獻一份自身力量。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落實____的能力。
該同志堅持在學中干,在干中學,能夠把____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改進、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能夠在提高學習能力上下真功夫,認真學習把握黨的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學____的精神內涵,自覺克服不符合____的思想和做法,以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能夠在提高落實能力上下功夫,不斷提高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明確了抓工作落實的標準、重點和程度,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能夠在提高創新能力上下功夫。通過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的不斷實踐,思想方式得以轉變,思維能力進一步提高,工作思路更加拓寬,創新意識不斷強化,對全區政法工作的理論研究更加深入細致,在管理機制、隊伍建設、工作方法等方面有新的創新和發展,總結新經驗,取得了新的成效。堅持單位制定的理論學習制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不斷增強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始終保持政治上的清醒。針對問題學習,自己缺少什么補什么,認真學習涉及政法、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各項工作水平,為更好的開展工作打好基礎。
2、堅持求真務實,形成與____相適應的工作作風。
能夠緊密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準確把握____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____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在熟知民情,集中民智,體察民意,掌握全面、系統、可靠的材料的基礎上,理清政法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遵循客觀規律,工作上做到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顧全大局、統籌兼顧,堅持重實干、辦實事、求實效。真正把____的要求轉化為推動工作開展的正確思路,轉化為促進工作落實的實際行動。
3、立足本職工作,解決政法工作的突出問題。
以____為統領,用以人為本的理念指導工作,用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推動工作,用統籌兼顧的方法解決全區政法工作的突出問題。作為區委政法委辦公室主任,該同志統籌協調各職能部門、各鎮(街道),全方位做好政法工作,建立"大政法"工作格局。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探索管理新模式,實現規范科學管理。
4、堅持廉潔自律,樹立良好的廉政形象。
自覺貫徹執行中紀委提出的"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具體要求,自覺遵守黨員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平時注重自己理論修養的提高,淡泊名利,筑牢拒腐防變的心理防線,常懷律已之心,嚴格要求自己,經常檢查反省自己,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嚴肅生活態度,從自身做起,
從小事做起,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堅持"兩個務必",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堅決反對鋪張浪費行為,本著節儉、務實的原則開展各項工作。
該同志時刻以黨和人民利益為出發點,不急功近利,更不計較個人得失,對工作勤勤懇懇,求真務實,樹立起高度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扎實地做好了本職工作,無愧于一個合格的、人民滿意的共產黨員稱號。
基層人物事跡材料(篇3)
陳地益,男,37歲,富寧縣發展和改革局價管股干部,為積極落實“選優配強,盡銳出戰”的要求,于2019年2月被選派到谷拉鄉多貢村委會擔任第一書記。一直以來,他堅持用真情走訪群眾,用真心服務群眾,團結村“兩委”班子,千方百計強建設,多措并舉促脫貧,使多貢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民生條件明顯提升,脫貧步伐明顯加快。
一、黨建引領促脫貧,凝心聚力固堡壘
多貢村是典型的石山村,地難種、水難挖、房難建是其顯著特征,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38戶550人,其中未脫貧20戶53人。陳地益的加入為多貢駐村工作隊注入了新的活力,帶來了新的思路。他深刻意識到,要實現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戰,必須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只有加強黨的建設才能妥善解決好各類矛盾。從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干部入手抓隊伍建設,通過“三講三評”主動破冰,增強兩支隊伍凝聚力;通過“三會一課”提高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戰斗力;通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鼓足士氣堅定目標。
二、勤走訪深調研,清家底明思路
從駐村的第一天,他就把熟悉情況,摸清家底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門入戶轉走訪,摸實情清底數,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說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歷時3個月,完成28個村小組695戶的遍訪,精準把握整個多貢村村情,并在此基礎上理清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思路,即拉近距離獲民心,全力以赴補短板,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群眾脫貧獲得感。
圖為深入各村寨進行收入核算
三、爭取項目補短板,傾心全力解民憂
為盡快取得黨員群眾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帶領隊員和村“兩委”班子發放群眾聯系卡,把群眾當親人,親力親為解群眾所難,幫助調節矛盾糾紛5件。動員群眾完成舊房拆除22戶,建廚房42間,新建衛生間68座,新砌筑房間56間,水窖補漏125口,新安門窗55戶,庭院硬化291戶,整村小組庭院硬化7個,掀起了補短板的高潮。為解決石山區“晴通雨阻”,他積極向局里反映,爭取到總投資為381.96萬元的以工代賑項目,完成多貢村委會百巖、多龍、谷麻、谷牙至多立、谷益、坤曖、龍中最后7條進村道路的硬化,使多貢村“彎道超車”成為首先實現村組道路硬化的行政村。
作為一名第一書記,陳地益只是千千萬萬個第一書記的一名,但他卻用自己的真實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踐行一名共產黨員肩上的歷史使命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應盡責任。
執著奉獻不言悔傾心為民顯作為。
基層人物事跡材料(篇4)
張玲同志現任長江區公用事業局副局長,分管物業辦主任,在愛國衛生工作中成績顯著;能夠開拓進取、工作勤奮,在愛國衛生各項工作中能以身作則,有效地組織、協調和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愛國衛生運動,在長江區愛衛工作中,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成績突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抓小區基礎建設滅四害工作
舒適衛生的小區居住環境是業主生活的必要條件,小區的滅除四害工作尤為重要。劉輝同志多次深入小區進行調研,深入了解情況,組織、督促物業企業做好滅除四害的工作,對一部分資金困難的物業企業,積極協調提供鼠餌洞100多個,指導物業企業以條幅、宣傳單、板報欄等多種形式開展除四害宣傳工作,督導物業企業切實做到不留殘余、不留死角。同時組織物業辦工作人員下到小區認真復查,對于不達標的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限期整改。在張玲同志的狠抓落實下,轄區內32個封閉小區和23個未封閉小區鼠餌洞建立齊全,在迎接省、市多項檢查中均獲得好評。
二、抓小區“三清一凈”工作
小區人口密集,生活垃圾產出較多,如果清理不及時,極易傳染流行性疾病,危及小區業主的健康安全。為此劉輝同志日常工作中大力開展小區衛生“三清一凈”整治工作,督導和檢查物業企業及時清除小區各種生活垃圾,清除堆放物,清理草坪中的漂浮物等,同時經常向物業企業宣傳環境衛生意識,使業主享受到環境舒適的居住生活。
三、抓小區整治工程
有一些小區建設年代較早,基礎設施陳舊,特別是一些小區內樓體周圍的方磚破損嚴重,坑洼處較多,經常殘留一些污水,每到夏季污水臭味四處飄散,而且滋生蚊蠅等害蟲。有一些小區內的草坪缺少保養和管理,不僅漂浮物四處飛揚,而且成了家禽和寵物狗的排泄場所。周圍的居民苦不堪言,一年四季也不敢開窗戶。為此,張玲同志積極協調市里,自2008年至2011年大力開展小區整治工程,三年時間對建設年代較早、配套設施不完善的36個小區和9棟單體樓進行了方磚、道路、綠地等環境進行了基本整治。軟硬覆蓋計21.23萬平方米。三年整治工作中,張玲同志早出晚歸,既要規劃工程和監督工程質量,還要協調居民意見,任勞任怨,充分表現了共產黨員為民服務的優良品德。小區整治工程,使棄管樓環境得到了徹底的改善,各類垃圾有專人管理。
四、抓環境衛生宣傳工作
張玲同志通過環境衛生檢查和督導工作,經常在各種場合向物業企業和居民宣傳搞好環境衛生的重要意義,在潛移默化中倡導居住環境健康衛生的理念,不僅提高了物業企業在居民中的管理地位,也真正實現了業主居住環境清潔美麗,只有將這樣的環境衛生健康理念傳播到每一個居民的心中,才能確保愛國衛生運動的順利而長期不懈地進行。
基層人物事跡材料(篇5)
—記洪洞縣大槐樹鎮西街小學校長助理劉海紅在美麗的洪洞縣西街小學有一個特殊的小隊組織——“紅領巾義務愛路護路宣傳隊”,宣傳隊自成立以來,一向活躍在西街校園及洪洞車站、常青三村附近,宣傳隊的帶領人是校長助理劉海紅老師,在他的帶領下,路校聯手在鐵路沿線構筑起一條群防群治,小手拉大手的愛路護路的網絡。劉海紅愛路護路的故事,還要從宣傳隊的成立說起。
西街小學位于縣城西環路中段,距鐵路僅有一千米遠,小學有兩千多名學生,其中有近三百名學生居住在鐵路沿線,上學,放學必然要過鐵路,處在這樣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應對孩子行路中的安全隱患,同時也為了更好地發揚愛路護路的光榮傳統,西街小學和派出所于2009年9月23日聯合成立了“西街小學紅領巾義務愛路護路宣傳隊”是由校長助理劉海紅及少先大隊輔導員和40名小隊員組成,聘請洪洞車站鐵路派出所干警為校外輔導員,紅領巾義務愛路護路宣傳隊成立以來,在劉海紅的帶領下一向活躍在學校及鐵路沿線,他們就像一個小小的宣傳隊,一臺小小的播種機,把維護鐵路法律、法規播撒在校園內和鐵路沿線的千家萬戶。
校長助理劉海紅老師在每周一次的隊日中,和紅領巾護路隊的隊員一齊活動,進行鐵路沿線巡邏宣傳,遇到在鐵路上玩耍的小朋友進行勸說教育,給他們看隨身攜帶的安全手冊圖片,告訴他們在鐵路上玩耍的危險性,看到鐵軌上有雜物,就一齊把它清除干凈,發現違反鐵路法在鐵軌上行走、坐、臥或者在路基上放牧的現象,他就和隊員們耐心的給他們講鐵路法,講注意安全的重要性,在進行宣傳的同時,提高了隊員們的團結協作潛力,使他和隊員的關系更融洽,更好的開展了愛路護路工作。
為了讓更多群眾了解鐵路安全知識,提高鐵路安全意識,增強愛路護路的自覺性,確保鐵路運輸生產和沿線群眾的人身安全,劉老師帶著小隊員們,到鐵路道口、市場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場所,進行宣傳,散發安全知識的傳單,并把傳單中的資料,耐心的進行講解,張貼宣傳標語,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活動,他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多年來,無一安全事故發生,在本地區構成了一種濃厚的“人民鐵路人民愛,人民鐵路人民護”的精神。同時他們的宣傳教育也推動了學校的少先隊工作,促進了學校的素質教育。
多年來,宣傳隊干的紅紅火火,協助洪洞車站鐵路派出所,確保了該段鐵路暢通無阻,博得了當地群眾贊揚。
在劉海紅老師的帶領下,紅領巾“愛路護路宣傳隊”茁壯地成長著,劉海紅將一如繼往,堅持不懈的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接再厲,把愛路護路深遠好處通過學生以點帶面向群眾輻射,向社會延伸,來確保鐵路大動脈的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