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
事跡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你是否在尋找“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5篇),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精選篇1
__,女,2014年畢業于__衛校,從事護理行業5年有余,現任__康惠康復醫院精神科護士長,曾被評為醫院優秀護士長。
每天置身于“被顛倒的世界里”,面對的總是喜怒無常的面孔、突如其來的喊叫和狂亂無度的喧囂。心里的那根弦時刻緊繃著,所有異常的聲響都有可能是危險的信號,必須以最快的速度沖到前面,邊跑邊掏鑰匙、備保護帶、查看物品,然后迅速地打針、喂藥,這就是__護士長的日常工作狀態。
由于精神病人受幻覺和妄想等非正常意識的支配而缺乏自控能力,經常失去理智,以暴力對待護理人員。__護士長也曾被精神病人毆打過、辱罵過,但是她始終戰斗在第一線,在護理崗位上始終堅持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真正做到了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在這個充滿危險與挑戰的精神科工作崗位上,她付出了比平常醫護工作者更多的辛苦、耐心及努力。面對譫妄、躁狂或者其他更為特殊患者的異常行為,面對危險時她總能沉著冷靜、臨危不懼,面對一些抑郁、焦慮的患者總能耐心地給予心理疏導。
2019年1月,一患者病情發作呈木僵狀態,拒覺進食,就是她,__護士長,用勺子一點一點地給病人喂飯,病人拒絕并吐出來,迸濺了她的臉上及身上,她也只是默默地擦掉,繼續再喂,就這樣一點一點地喂食一個星期左右,病人狀況逐步好轉,恢復到了能夠自理的狀態,病人家屬非常感謝。
2019年3月,救助站又送來了一位流浪患者。來時,這位患者蓬頭垢面,大小便都拉在了身上,全身都散發著刺鼻的惡臭,見者唯恐避之不及。而患者又有強烈的抵觸情緒,不停地辱罵,狂躁不已。就是她,__護士長,二話不說及時為患者洗澡換衣,更換尿不濕......并且每天堅持耐心地給患者做心理疏導,直到患者康復為止。就這樣,__護士長以一顆仁愛之心,關懷、護理著每一位精神錯亂的患者。她始終把對病人、對同事的愛放在第一位,用無私之愛與出色的業務能力贏得了病人、家病人家屬以及同事們的好評與贊譽!
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精選篇2
“軍功章呀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用這句話形容在抗疫工作中的李小會和王曉翠夫妻再恰當不過。李小會是一名80后的退役軍人,忠誠、有擔當、樂于奉獻、不計個人得失的優秀軍人品格深深地熔刻進他的骨子里。作為邯鄲明仁醫院120急救中心的一名專職司機,面對____肆虐,不退縮、不逃避,他總是沖鋒在前,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退役軍人的使命和擔當,多次獲得了嘉獎和榮譽。這一張張獎狀的背后同樣也有一個默默奉獻、無怨無悔支持他的好妻子。她就是明仁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王曉翠。王曉翠身為一名一線護理工作者,不但在工作中和他并肩戰斗,比翼雙飛,同樣在家庭生活中也為李小會解除后顧之憂,支持著他的一切,舍小家為大家,在全市抗疫工作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2022年3月,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再次肆虐古城邯鄲。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全市總動員,醫務人員迅速投入抗疫工作。李小會作為抗疫一線的一位“老兵”,迅速響應政府號召,率先報名參加了第一批的抗疫工作,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大白”。40多天緊張的工作,奮戰在一線,吃住在賓館。而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的邯鄲明仁醫院康復醫學科護士長王曉翠,默默地支持著“大白”的工作。
工傷中,作為一名護士長,她是科里的“鐵娘子”、醫護人員的“老大姐”。在科室人員被抽調投入抗疫工作、嚴重短缺和在院患者數量大的情況下,為了保證患者的治療,她擔任起了“救火員”的角色,哪里缺少人員就到哪里去,如帶患者做檢查、給患者進行各種治療操作、統籌病區患者及陪護人員的核酸采集、領取衛材、病區門禁管理等等,病區里時時刻刻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面對疫情和工作雙重壓力下的醫護人員她又像長姐一樣,寬慰著弟弟妹妹們的焦慮情緒,幫助他們樹立起信心,堅守在崗位上,順利的完成了工作。
在家庭生活中,作為妻子的王曉翠成為了支持李小會的抗疫工傷,對他更多的是“隱瞞”和關愛。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李小會的母親突發心肌梗塞,緊急入院,植入了5枚支架。為了不影響李小會在抗疫一線的工作,王曉翠向愛人隱瞞了婆婆的病情,一個人照料在床旁,從無怨言。由于婆婆的生病,父母又被隔離在永年不能幫忙帶孩子,王曉翠作為護士長,不僅負擔著科室繁重的護理工作,還要照顧一雙兒女;12歲的女兒也早早當起了家,擔負起照顧6歲的弟弟重任。40多天來夫妻兩人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的奉獻著,雖然牽掛者彼此,但是,心里更多的是相互的體貼與諒解。在家里兩個的孩子無人照料,弟弟才剛剛6歲,她就教導姐姐媽媽不在家的時候要照顧好弟弟。白天里她忙碌在病區里,少有停下來的空閑。兒子想媽媽了會給媽媽打電話,而她也只是匆匆的應付兩句,告訴孩子媽媽在忙,要聽姐姐的話;而她還要強作鎮定,忍住顫抖的聲音,轉頭擦去眼角的淚花,又風風火火的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由于科室工作的繁重,她很多次顧不上吃飯,護士姐妹們心疼她,她總是笑笑地說“沒事”。
深夜回到家中,她拖著勞累了一天的身體要給孩子做飯。因為孩子小,她不許孩子們在家用電、用火,午飯獨自在家的孩子們只能用零食解決,也許只有這一餐熱乎的晚飯才能彌補作為媽媽對孩子的虧欠。飯后輔導完孩子的當日作業,把孩子們安排上床睡覺后,她還要收拾廚房,給孩子們洗衣服,直到深夜才能休息。第二天,依舊是天不亮就要起床為孩子們準備好早飯,交代姐姐照顧好弟弟后匆匆出門,奔赴另一個戰場。
在醫療抗疫的大戰場上,她和愛人是不能見面戰友,并肩戰斗迎戰“奧密克戎”。在家里,作為妻子,她從不抱怨,只有默默付出,她深知愛人作為一名“大白”所要承擔的責任是重大的,她要讓愛人毫無后顧之憂的去為了人民的健康沖鋒陷陣。作為一名護士,她也堅守在了自己的崗位上,無私的付出,為守護好后方患者的健康貢獻者自己的一切力量,無怨無悔!這就是一名凡而偉大的“大白”背后的“小白”。
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精選篇3
抗擊疫情凱旋而歸,離開硝煙彌漫的戰場,生活重歸平靜,但那些迎戰風暴的卻始終銘記于,戰疫歸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辛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我親歷之后,感觸尤深,抗疫的過程中,不管故事多少,辛酸幾許,想法如何,其實每個人都在默默堅持,每個人心中都在期許美好的未來……
但接下來迎接我們的是嚴格封閉的隔離點,開啟另一段難忘的“禁閉”生活。
我們參加戰疫的所有同事都是單獨隔離,房間內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需要自備,其它設施一應俱全:WIFI、電視、空調、熱水,一日三餐按時送到房門口。日常生活保障有力,安全防護更加到位:一天一次核酸檢測,一天兩次體溫測量,每人還配發了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及醫療垃圾袋。為了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還有專職的后勤保障員、醫生及心理咨詢師進行全方位檢測疏導。
為了配合隔離管理工作,大家都自覺的遵守各項行為規范,除了每天的核酸采樣、取飯和丟垃圾,房門基本不開,和外界的聯系全憑手機,還好有一扇窗,雖然不能打開,但透過這扇窗,明媚的春光還能恣意照進來,聽著川流不息的車流聲,偶爾有鴿群自由的從天空中飛過,瞬間感覺平淡如斯真好。
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準時將不重樣的三餐送到房間門口,輕叩房門提醒我們用餐,還會貼心地詢問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禁忌。為了緩解壓力,我們臨時建立了隔離管理群。工作人員督促我們宅在屋里也要加強運動,并適時推送一些健身小視頻。看看鐘南山爺爺八十多歲高齡曬出的健身照,想想天宮三人組半年之久的太空生活,我們就更應該運動起來,保持充沛的體能和精力。晚上睡前,工作人員會給大家分享一些舒緩的輕音樂,有時候也會煲個電話粥。時間流逝,但大家相互之間越來越熟悉,群里的氣氛也越發融洽。大家在戰場上是戰友,在隔離點就是親人。
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徹底打掃衛生,用配好的84液認真擦拭一遍物表,絕不讓任何可能存在的病毒有機可乘!屋里有一盆生長旺盛的一帆風順,在我每天精心的呵護下,也心有靈犀的開花了,隔離的日子就平添許多樂趣和色彩……
雖然大家身處隔離點,但每天依然在關心疫情形勢,看到疫情逐漸向好,看到前赴后繼的“戰友”一批批回歸,大家都會欣喜,都會在群里相互加油打氣。堅持就是勝利,眾盼疫情早日結束,正常生活快些回歸,待到疫情消散,重逢工作崗位。
從奔赴戰場的那天起,已經一個月沒有見到孩子,母親和愛人了,還好能夠通過每天的視頻通話聊以慰藉。母親的生活,孩子的學習,愛人的工作,所有的日常,現在都成為牽掛,最大的期盼,就是一家人健健康康,長相廝守。原來每一個平淡安穩的日子,都值得我們用心珍惜,即時擁有。都說生活的美好是因為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其實所負之重都是沉甸甸的愛,付出之后,需要彌補。等疫情結束后,我想要多陪孩子出去走走,想多聽母親在耳邊絮叨,想為愛人做幾道可口的飯菜……
這段時間的隔離生活對我來說是一種特殊而又彌足珍貴的人生體驗,給了我充足的時間去思考,讓我徹悟:在你付出的時候,更多的人在為你付出,家人、工友和那些為你保駕護航卻甚至未曾謀面的朋友。短暫的隔離,隔離的是病毒,但隔絕不了愛的付出,正是這點點滴滴的付出匯成大愛,確保我們能夠決勝貌似強大的疫情,滿懷期待隔離盡快結束,我想用更多的愛心和付出去回報去擁抱每一個愛我的人。
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精選篇4
李__
__醫院門診護士長
主管護師
__市第二批援x醫療隊
李__現任__市__區__醫院門診護士長,自1991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踐行著白衣天使的使命,始終堅守在臨床護理一線,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是同事眼中的業務尖兵,更是患者心中的“護心使者”。新冠疫情期間,李__主動請纓馳援武漢前線,在隔離區一線承擔起繁重的臨床工作,用瘦弱的身體扛起了抗疫的大任,在武漢“風暴之眼”——金銀潭醫院奮戰65天,用生命守護生命,將無數患者從病魔手中搶回。
____發生后,李__第一時間請纓馳援武漢。作為醫護戰線的一名“老兵”,她深刻認識到疫情就是命令,病床就是戰場,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號角已經吹響,自己必須沖鋒。1月27日,李__成為__市第二批援x醫療隊中的一員,毅然決然揮別家人,隨隊出征支援武漢,沖向一線戰場。
打針輸液、監測生命體征,護理患者、打掃病區……每天李__都要和戰友們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在“紅區”工作10小時以上。為避免上廁所,李__上班前都需要穿好紙尿褲,每天工作下來,衣服已經濕透了。
同事楷模,患者知音。在隔離病房,李__既是學生又是老師,陌生的環境,陌生的流程,她主動向當地的護士老師請教學習,很快進入狀態,她主動跟護士長學習,科室里有新手護士不會用遠程心電圖機,她又主動承擔起帶教任務。同事們眼中的李__,是一個不怕苦不怕累的拼命三郎,總是能夠勇挑重擔,在平凡的崗位上認真做著一件件不平凡的小事。
勤于學習樂于擔當
面對全新的疾病和異地的病房,李__深深感到,自己的認知和經驗都是有限的。為了能盡快“攻”下___救治的堡壘,讓救治多一份把握,她加緊學習、刻苦鉆研,在出色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身兼數職,幫助援x隊伍出謀劃策,共同完成管理難題。
強化學習,提升管理。“打鐵還需自身硬”!多年的護士長經驗讓李__知道只有加強自身修煉才能帶好團隊。援x初期,她在半污染區工作,時常為消毒隔離預防院感出謀劃策。后因出色表現,被指派為主班,負責處理醫囑、聯絡、溝通、取藥、對賬等工作,和當地多個部門聯系溝通,工作量大且細微繁瑣,沒有一絲一毫的差錯。
火線入黨彰顯本色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援x的第48天,李__在臨時黨總支的見證下“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也實現她多年的夙愿。
熟悉李__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無私奉獻、恪盡職守的她,一直在積極向黨組織靠攏,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__工作期間,她不僅是一名護士長,還是__醫院的工會小組長,更是不可多得的一名文藝骨干。她積極參加“九久志工”志愿服務團隊,參與助學、關愛獨居老人等多項服務隊。參與對云南貧困地區精準扶貧、“跳蚤一家親”活動,踴躍捐贈物品,奉獻愛心。積極參加馬拉松志愿服務工作、義診、義務獻血、中小學生體檢等等。
李__深情的回憶道:65個日日夜夜,為我的人生寫下了濃重的一筆。見證了太多的生死,聽到了無數的感謝之詞。很多人把我們稱為英雄,我想說的是,英雄這個稱謂太過沉重,我們只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了最平凡的事,只是履行了醫務人員最基本的責任和義務。樸實真誠的心聲讓人動容,也讓大家再一次感受到李__作為醫務工作者的敬業精神和大愛情懷。
醫院最美護士事跡材料精選篇5
時光中會不會有永恒的感動?很多人都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有這樣一位護士,她沒有創造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奇跡,但她用青春書寫著生命的感動。她用真摯的愛心,為患者拂去滿身的傷痛;她將樸素的笑容綻放,為患者增添繼續前行的信心與勇氣;她將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獻丈量著生命的長度……她,就是我院八病區護士___。 _×_的勤勉奉獻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好評,她多次被評為院年度三十佳、“十佳責任護士”、“十佳優秀護士”、衛生局“先進個人”。
笑顏如花
1994年,19歲的___來到了我院傳染科病房。實習期間,她親眼目睹了傳染病患者承受著身體病痛和世人偏見的雙重折磨,便在心底暗下決心:盡已所能關愛傳染病患者,讓他們能站在陽光下感受應有的溫暖。剛畢業的她積極履行著諾言,對每一位患者都關愛備至;她總是帶著如花的笑顏,感染每一位傳染病患者。記得一位老年晚期乙肝患者,黃疸、腹水、惡液質,已近彌留。兒女們害怕傳染,久久不來探望,甚至將老人的后事全部托付給醫院。一天,___下晚班前特地去探望被疼痛折磨得整夜未眠的老人,老人隨口說了句:“幾天沒胃口,這會兒有碗粥喝喝就好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善良的___深感老人孤苦,只是這寒冬臘月,深更半夜,食堂早已關門,到哪兒去找碗熱粥呢?她猶豫了片刻,立刻騎著自行車趕到家中,花了40分鐘熬好粥,將粥小心翼翼地裝在保溫罐里,又穿過濃濃的夜色趕回老人身邊。當她將一碗熱氣騰騰的粥端到老人面前時,這位孤獨的老人霎時淚流滿面。
痛失我愛
現代醫學模式,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___利用一切時機如饑似渴地汲取新的護理知識。
那一年,她懷孕了。可她時常忘記自己孕婦身份,仍利用業余時間查閱大量參考書籍,孜孜不倦。長時間的勞累使她的體重從65kg下降到45kg,由于對自己的身體缺乏“照顧”,一次重感冒悄悄地埋下了夢魘。女兒出生后不久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一周歲后才能動手術。___永遠忘不了那個晚上,那是她一生痛徹心扉的回憶。那天,丈夫出差不在家,她白天全力配合醫生成功搶救了一名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生命,晚上回到家累得渾身散了架。她放松了高度緊張的神經,摟著孩子沉沉睡去。她實在太累了,以至于連孩子的哭鬧都未能發覺,待她猛然驚醒,急望懷網中的孩子時,孩子的哭聲已微弱,面色青紫。她抱著孩子做了一切努力,最終還是絕望地看著孩子在自己的懷中停止了呼吸……
讓愛延續
一份愛逝去了,另一份渾厚的愛在延續,那就是對患者的愛。強忍著悲傷,小莊又回到了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上。__年,她通過競聘成為全院首批責任護士,擔任神經內科的專職護士和帶教老師。
神經內科向來以危重病人多、護理任務繁重而出名,病人昏迷、嘔吐、大小便失禁、污穢滿身、臭氣逼人是常有的事。而她鎮定自若的微笑、溫暖有力的雙手總會在第一時間給病人以生的希望,忙而不亂的搶救給驚慌失措的家屬以支持、鼓勵。
一次,一位80多歲的老人突發腦溢血,入院時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噴射狀嘔吐,滿身都是污物,臉憋得發紫,眼看就不行了,小莊二話不說沖上前,不顧被污物噴得滿身,硬往老人的嘴里塞進去兩根手指,強行把嘔吐物掏了出來,接著又給老人吸痰、吸氧、輸液……同室的患者嫌異味大,紛紛捂住鼻子,吵著鬧著要將病人拖到走廊上,老人的兒子也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小莊一面做好周圍患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一面端來溫水給病人擦洗,接連換了四盆水才將病人渾身上下擦干凈,換上干凈的病員服。瘦弱的她忙得滿身大汗,累得腰都直不起來。一伸手,才看到自己的兩根手指被咬了一排深深的牙印,正向外滲著血。病房的患者和家屬感動了,再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并向她豎起了大拇指,老人的兒子也感動得哽咽了。老人出院的時候,特地給___送來了一面錦旗,他動容地說“說什么、送什么都不能表達我的心情,人民醫院有莊護士這樣的護士,是人民醫院的招牌,是咱們老百姓的福氣!”
奉獻最美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___在神經科工作近十年了。這近十年的光陰里,長長的病房走廊、寧靜的病室,到處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跡。第天幫病人十余次的翻身,她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每天將腰托藏在工作服下忙碌,但她從不言苦與痛,她覺得全心奉獻著才是她最美麗的時刻。
扎實的基本功、強烈的責任感,讓她成為了科室的“搶手貨”,底,神經內科擴編,分為兩個病區,兩位科主任都坐到護理部請小莊跟他們走。護理網部主任說,神經內科是全院工作量大、壓力大的科室,小莊一干這么多年,是時候給她緩緩了。主任急了:“質量就是生命,小莊在就是質量的保證”。面對著“爭搶”,小莊溫婉一笑:“主任,您放心,哪兒更需要我,我就留在哪兒。”
小莊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這么多年來,她真正做到了情為病人所系。哪個病人的靜脈穿刺針不好打,哪里的工作最困難,哪個床位的病人最重,護理量最大,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