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衛指揮部先進事跡
創衛是創建衛生城市的簡稱。"衛生城市"是一個城市綜合功能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下面是小編整理創衛指揮部先進事跡的范文,歡迎閱讀!
創衛指揮部先進事跡篇一
“創衛”猶如春天的一聲驚雷,頓時讓繁峙大地掀起綠色的潮;“創衛”好似春泉開化后的第一聲叮咚,片刻間衛生的雨露灑遍繁峙的大街小巷;“創衛”恰像一個沉默太久的青年發出的一聲吶喊,繁峙要變,要變成山清水秀、人和風正的新繁峙。
在這篇變化的詩篇中,有無數的綠色手托起我們繁峙縣的藍天,筆峰小學的張國平就是期中的一位。
筆峰小學是2008年繁城鎮新建的三所全封閉寄宿制小學中規模最大的一所,現有學生549人。教職工44人,校長張培紅帶領筆小師生在兩年時間中是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已經成為繁城鎮的一所窗口學校,也是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的唯一的一所農村驗收的重點校。在驗收中,學校的風景風貌、師生素質給視察領導留下美好的印象。筆峰小學的教導主任張國平在學校的創衛工作中,成為一個敢想敢干、勇于挑戰的人,受到學校的肯定。
從接受到任務之后,張國平放棄了休息時間,和其他教師一道投身到學校的健康教育,和檔案資料的建設上來。他承擔的任務是學校的健康教育,綜合資料建設、學校整體的規劃設計、文字編輯、檔案歸類、校對入庫。任務多而且頭緒多,稍有差錯,便會給其他項目的工作帶來困難。但是他仔細研究,教育局的任務目標,提出了定人、定量、定質的三定原則,把全校的創衛任務進行分解,各負其責,量才而用,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執行。
為了能夠把三年間所涉及的數據理清楚,他吃住在學校,埋頭在檔案中,把歷年的數據進行分析,統計。為了按時保質的完成教育局布置的任務,他常常加班加點,甚至工作在深夜,直到所要的資料打印好,整理好,才泡一包方便面充饑。
為了搞好創衛的宣傳欄,專欄架一到學校,他便組織男老師進行安裝,劃線、打孔、掄洋鎬、安裝,用了2天的時間,安好了24米的不銹鋼宣傳欄。安裝一完成,便開始設計版面,查找內容,從而保證了在上級領導檢查時,順利展出,提升了學校的整體形象。
張國平雖然年紀青,但在創衛中,能夠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能夠把創衛當成第一位,能夠把學校的工作當成一個精品來做,是一個年輕人的良好表現。為學校的工作時刻奉獻自己,正如他所講的“創我衛生城市,城市我創衛生”的話。誰讓我們是繁峙人呢?
創我衛生城市 城市我創衛生
創衛指揮部先進事跡篇二
隨著《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在湖南綏寧的取景拍攝,電影《那山那人那狗》中秀麗的風景再次映入人們的視野。作為比鄰而居的洪江市,我的家鄉同樣青山環繞自然環境優美,而更難能可貴的是洪江人對城市環境衛生的重視,連創省級衛生城市又創國家級衛生城市的決心。創衛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小故事,無不折射出了城市繁榮的光彩。
黔城新城建設以來遺留了許多大小土坡、空地,閑暇之余大家都利用上種起了蔬菜瓜果。或在哪個山坡上開墾,或在小區空地上開辟,種菜風氣一時興起,大伙爭相因地制宜以此為樂。
桂園小區居民最近是既期待又不舍,因為他們門前就是這么一片菜地,絲瓜、茄子、青菜、辣椒等長得好不熱鬧。這不要創衛生城市了,為了整潔的市容市貌,菜地是斷不能留的。種菜引起的不美觀,施肥導致的空氣污染,也曾讓周圍居民叫苦不迭。如今創衛工作開始,對于加強城市綠化面積,創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環境,居民們大多是期待的。唯有少數退休居民,種菜上了歲月多少有些不舍,于是社區協同創衛辦工作人員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
文化局職工楊阿姨退休以后就加入了種菜大軍。不僅在小區門前種了些時興蔬菜,而且在行政中心后山上也種起了紫薯。時常碰到她扛著小鋤頭去山上翻地,好不怡然自得。每次去她家走,她都會對自己的菜如數家珍,有次還拿出了熱騰騰的紫薯給我們品嘗。可是這次知道我們走訪的目的,楊阿姨不高興了,不以為然地說“我就是種點小菜,又不打牌賭博平常打發下時間,大家都在種,怎么就管著我呢”。了解到阿姨退休以來也沒有別的愛好,種菜已然成了其精神寄托,突然要她割舍確實不容易。通過多次上門宣講創衛工作的重要性,強調加強居民小區綠化,改善市容環境衛生,提高大家的衛生意識和綜合素質都是大勢所趨,創建衛生城市是在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并介紹楊阿姨到社區的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娛樂活動多結交朋友,讓退休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終于,楊阿姨主動拔除了自己曾經心愛的菜苗,帶頭承擔起了門前四包,并廣為呼吁其他小區居民一起加入創建衛生城市的隊伍。她說:“誰不想生活在天藍、地綠、城美的良好環境下呢,以前我是糊涂,創衛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我愿意做創衛的帶頭人,帶領小區居民積極配合把環境衛生搞上來”。
就這樣,像楊阿姨一樣的各形各色洪江人,無不以單位職工、居民、志愿者的身份,紛紛加入創建衛生城市的活動中來,全民齊心協力,為洪江市的城市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創衛指揮部先進事跡篇三
西安市高陵縣環境保護局創衛先進事跡材料 創衛工作開展以來,環保局對照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要求,在有關環境保護的5項指標中,全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煙塵控制區覆蓋率、交通干線噪聲等方面都還存在較大差距,并且我縣各種環境安全隱患和事故風險仍然存在。我們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深入查找差距,增添有力措施,堅決抓好各項任務的落實,扎實全面推進我局創衛工作開展。
一、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加強領導,推進了創衛工作的展開。為加強創衛的組織領導,我局成立了創衛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制定下發了實施創衛工作方案,召開了動員會議部署落實,并在創衛工作中每個階段召開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領導機制,經常組織檢查,確保工作到位、責任落實,有序地推進了創衛工作的全面展開。
二、加大了環境宣傳教育力度,營造濃郁的環境保護氛圍
幾年來,投入宣傳經費1.2萬元,印制發放環境衛生宣傳品18000份,張掛跨街標語20條,致市民公開信5000份,簽訂承諾書2000份,宣傳車經常巡街宣傳,營造了創衛的良好氛圍。通過宣傳,我們讓企業真正樹立環保是生產力、是主要生產要素的觀念,要讓企業樹立不主動消滅污染,就會被污染消滅的危機意識,要讓企業認識到保護環境是自己的法律責任和社會責任。切實增強企業做好環保工作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完善信息公告制度,定期向社會發布企業環保信息,對浪費資源,污染嚴重,違法建設,破壞生態的企業堅決予以曝光;對嚴格按照環保法律、法規,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的企業進行表彰和宣傳,積極推進綠色消費,努力營造濃烈的環保氛圍。
三、嚴格新建項目的管理
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要求,嚴禁審批列入國家產業政策禁止類目錄的項目;對于新入區企業必須充分論證后嚴格審批;對沒有環境容量的區域,不得批建有污染的項目。我縣涇河工業園區及縣城都不得批建對大氣環境有污染的項目;對不執行環境影響的項目堅決停,不執行“三同時”的項目堅決不允許投產;對有環境違法行為的企業和限期治理不力的企業,停止新上項目的審批;審批項目必須符合《高陵縣工業布局總體規劃》的要求,合理布置項目。
四、強化工業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和我縣環境的承載能力,加快全縣重污染的治理工作。一方面對我縣的污染源進行拉網式全面排查,對不符合產業政策、污染嚴重、排放不達標的企業和項目,要一個不留的、限期治理未完成或未達標的,堅決關閉、停產。另一方面大力推進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圍繞我縣環境質量的改善,大力推進涇河工業園區污染綜合整治措施的落實;配合縣農林局扎實做好 “秸稈禁燒”工作,督促各個鄉鎮完成秸稈禁燒工作,2010年我縣的秸稈禁燒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認真實施《西安市建筑工地揚塵污染管理辦法》,堅決抑制揚塵污染的產生;繼續開展機動車沿途拋灑污染整治工作,確保城區道路范圍內貨運車輛沿途拋灑污染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強化對揚撒物質場所、堆、混煤場、原料場等面源污染的管理,規范易揚撒物質的管理。
五、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嚴查環境違法行為
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加大環境的執法力度,繼續保持對違法企業的高壓態勢,堅持把執法的重點放在威脅飲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隱患、工業園區的違法排污、建設項目的環境違法、掛牌督辦企業的污染治理等方面,對違法企業,一經查實,堅決打擊,頂格處理。全縣環保系統將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污染應急處置預案機制,嚴防污染事故的發生。同時,督促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制定污染的應急處置預案,強化制度的落實。加大對各污染企業污染物排放的監測頻次,及時掌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現狀。加大投入,運用在線監控、視頻監控等新技術,提高環保監管執法的技術水平和手段。
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的成功是全縣干部群眾努力的結果,也與我局干部職工的努力工作是分不開的。我們將以“創衛”、“創模”為載體,認真抓好“藍天、碧水”等幾大環境工程的實施,確保我縣“創衛”各項指標的全面落實,努力實現我縣環境面貌的根本改觀作出全體環保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