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材料
當前形勢下,大學生的創業教育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下面是小編整理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的范文,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業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一
張洪洲,男,現年34歲,大專文化,任陽豐鄉索店村村主任助理。從2007年10月到現在他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自辦實體,發展養殖業,帶領群眾邊學邊走,一路風塵一路歌,掙得了養殖業的大發展,為全鄉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全鄉聞名的養殖名人,優秀大學生村官,多次被縣、鄉被評科技致富帶頭人,受到領導的充分肯定和群眾的好評。
張洪洲敬崗愛業,無私奉獻,是人民的好公仆。他善謀利民之策,多做利民之事,把整個身心投入到開拓創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之中。2007年10月,他響應上級號召,到索店村任村主任助理,以索店廢棄窯廠為基地,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張洪洲自擔任索店村主任助理之日起,就把自己交給了索店2000多口人,整日與村干部一起進組入戶、訪貧問苦、訪賢問能,田間地頭、企業商店到處都留有足跡,成日的摸爬滾打,使他臉黑了,身瘦了,終于找到了村民增收緩慢的原因,他翻資料,闖市場,開座談會,殫精竭慮尋找加快發展的路子。
他從遠教網上了解到目前養豬業處于低谷,按市場規律,隨時都可能回升。于是,他萌生了到索店村窯廠辦綜合養殖小區的養豬的念頭。在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他立即與村“兩委”協商,要進行多元化養殖,積極謀求發展,得到索店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大力支持,同意把廢棄窯廠承包給他做示范基地。他馬上投資50萬元建豬舍40間,清洗魚塘20畝,購買豬仔300頭,母豬20頭,投放魚苗萬余尾,又利用地理優勢散養家雞2000只。他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經常組織養殖戶學習畜禽的飼養、疫病防治和沼氣池的建設等技術,為大規模發展多元化、環保型養殖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8年,陽豐鄉實施沼氣工程,張洪洲率先帶領部分養殖戶去參觀了其它地方建的沼氣池,回來后又組織大家學習,讓群眾明白沼氣工程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有效地解決了環境污染的問題。通過學習借鑒其他地方的養殖模式,張洪洲提出了一種適合當地實際的高效、節約、環保的多元化養殖模式:用糧食喂雞,用經過消毒、發酵、烘干、粉碎的雞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