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支教事跡材料
作為支教大學生,全身心投入教學工作、開展教學活動、學習在新課標下的各種新方法、吸取成熟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是我們工作和學習的重點。下面是小編整理大學生支教事跡材料優(yōu)秀范文的范文,歡迎閱讀!
大學生支教事跡材料優(yōu)秀范文篇一
支教的我如同一根火柴,偶爾在那片土地上亮了一下,雖然馬上就熄滅了,但畢竟留下了光和熱,這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了。當初選擇支教,雖然不知道會面對怎樣的工作和生活,但仍然欣喜而自信,格外地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在杏山鄉(xiāng)中心學校支教的幾個月里,雖然很短,但對教師身份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更讓我懂得了什么是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它是來自于沒有功利天真的孩子們,也是來自于平凡工作的每一滴感動。或許我并沒有留下些什么,但是卻帶走了一個值得珍藏一生的記憶。人生沒有對錯只有選擇!只想說在大三下學期選擇下鄉(xiāng)支教,是我一生中最平實而精彩的一筆!
新奇期~適應期:簡單、相信、照著做!
記得2012年3月6日天空飄著零碎的雪花,天很灰,空氣被壓得很低。心情卻格外欣喜,新奇地來到杏山鄉(xiāng)中心學校報到。第一天,我的師傅—負責、幽默的盧嘉春老師就讓我擁有人生第一張像樣的辦公桌、第一把辦公椅。第二天老師就讓我講習題課,因為沒做什么準備,和班級的學生還不熟,就推脫了。但是,老師對我的充分信任,讓我十分的感激。從老師的手里接過教科書、習題冊,就開始虛心向老師學習請教,吸取授課的經(jīng)驗,辯證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第二周就走上了注目已久的三尺講臺,頓時意識到了支教生活的真正開始,履行神圣職責的開始。為了不辜負這種信任,盡心盡力去備課,力爭不錯過一個知識點。頓時體會到了“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含義。下課時,及時和學生互相交流,查漏補缺,力求給學生講得更好、更完善。
不到一周的時間,完全記住并認識了班級53名學生。彼此剛接觸的時候,孩子們就像跟我很熟了一樣,給我好吃的。我每次都說:老師不吃,你們吃吧!孩子們會很調(diào)皮地說:老師你真不夠意思!這樣的話讓我覺得和他們很近,就像他們的姐姐一樣,所以沒有理由不接受他們的心意。就這樣,幾個月下來,收到了他們好多好吃的。雖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但卻真正品嘗到了每個孩子的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