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病工作事跡材料
對帶病工作者,我們要學習他們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下面是小編整理帶病工作事跡材料的范文,歡迎閱讀!
帶病工作事跡材料篇一
5月12日,我省遭受了歷史罕見的8級地震,這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波及面廣、破壞性大,給我省部分市、州、縣人民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的損失,我院受地震波及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部分教師和廣大學生在心理上受到較大影響,地震之后黃榮同志急學生所急、想學生所想,積極投入到了抗震救災工作之中,忘我工作。
黃榮同志是學院保衛處治安內勤干事,學院武裝部干事,機關四支部黨小組長,5月12日14時28分,在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黃榮正成保衛處擔任學院安全值班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向學院領導建議:學生立即停課,撤離學生宿舍、教室等建筑設施到空曠地帶,并立即啟動學院抗震防災工作預案,全力以赴保護學生,黃榮同處長李碧仁先后數次同一起,深入各校區檢查房屋等設施的損失情況,安撫學生,給學院啟動抗震預案,部署安排救災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
抗震期間黃榮同保衛處其他同志先后4次深入各校區,檢查了解受災情況,特別是對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等重點設施進行了嚴格排查,同時對因地震易造成山體滑坡的地段實施控制,要求各系部安全保衛人員,必須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堅持巡查制度,一有情況首先想到的應是學生,要確保學生安全,并及時上報,在抗震期間,黃榮同志積極協調保衛處長組織召開了兩次安全工作會議,聽取系部安全保衛工作匯報,部署安全保衛工作,特別強調在抗震期間要加強值班巡邏,防止社會不法分子乘機做案,保證學生在室外宿營時學生公寓的財產安全,確保杜絕偷盜案件的發生,通過有效的安全管理運行機制,在近一個月的抗震防災期間,確保了全院無任何偷盜案件發生,確保了全院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在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的緊要關頭,黃榮同志臨危不亂,迅速響應,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利用各種辦法及時通知各校區按照學院突發事件應急方案處理,把學生盡快疏散引導到安全空曠的地方,保證師生生命安全,之后黃榮同志立即協同保衛處長到各校區巡查,第一時間及時了解和掌握各校區情況,以便及時協調和處理各種突發事件,并給各系、部保衛人員布置任務,要求加強門衛管理,加強治安巡查,加強信息收集匯報工作,確保校園的安全與穩定。
為確保政令24小時暢通,學院成立了臨時抗震指揮領導小組,建立臨時值班室,并將總值班室設在保衛處,在地震后余震發生期間黃榮同志有6天基本上24小時都投入到值班工作中,堅持每天向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國保支隊、治安支隊按時上報信息,根據學院各系部的要求,積極協調院直機關、中干、教職工到各系部加強各系部值班力度,教育疏導學生,在余震風波最緊張的關鍵時刻,即5月19日晚,各系部按照防震預案,有序的組織學生安全撤離向空曠安全地帶,在值班期間的黃榮同志因疲勞導致感冒、發燒,但都因高度的責任感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抗震救災,心系學生。學生是學院之本,學生的安全工作是學院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地震余震的影響,學生的心靈不同程度的受到震撼,消除心理障礙,減輕學生心理負擔,安撫學生,確保學生安全,是抗震期間的重要工作,保衛處工作人員除學院處室正常安排值班外,按照處室原計劃分工,先后分別到各系部學生中,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教育幫助學生,講解地震簡要知識,消除學生心中的恐懼心理,為學生的安全復課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我處05年、06年學生兼職班主任黃榮同志,先后3次到護理系看望原班級學生,同他們共同探討有關的地震知識,同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希望全體同學要以良好的心態,服從學院的安排,爭取早日復課。
在整個抗震救災工作過程中,黃榮同志工作積極主動,發揚了連續作戰的精神,他帶病堅持工作,堅守崗位,積極協調處理各種情況,并及時向學院領導和上級有關部門匯報工作。
在抗震救災的關鍵時刻黃榮同志起到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揚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為學院的抗震救災工作做出了較為突出的貢獻。
帶病工作事跡材料篇二
張廣秀同志的先進事跡被新聞媒體報道后,同樣作為一名的大學生村官,我感慨萬分,對我內心觸動很大。
作為剛進入大學生村官隊伍中一員的我,2010年8月份分配到村里工作,剛來工作時豪情萬丈,慷慨激昂,心想:今日長纓在手,還怕縛不住蒼龍嗎?工作熱情高,積極性高,心氣也高。可一個月過后,發現心里有了小小的變化,身心疲憊,很多事變成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為什么呢,第一,身體累。早晨吃過早飯從鎮里出發,騎著自行車,大概要騎30分鐘,才能到達村部,然后投入村里日常工作,中午再騎著車回來,吃過飯再去,就這樣一天往來4趟,近2個小時,開始還行,可后來就有點吃不消了。第二,心累。工作已有月余,,有一種非常深刻的感覺,就是鎮、村兩級基層工作相當復雜,同時也是非常的繁雜,首先是要正確處理好與村干部之間的工作協調關系,然后就是處理好與村民老百姓的關系,有的時候遇到復雜的事情,這些關系就難以協調了。心里非常清楚這兩個關系的處理是關鍵,處理好更是關鍵中的關鍵,成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欲速則不達,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如何才能處理好這兩個關系就真真切切的擺在了我的面前,攻克這道難題就好比科技攻關,攀越珠穆朗瑪。
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一門非常大的學問,只有做到胸懷坦蕩,兼容天下,表里如一,實事求是,才能贏得百姓的信任與愛戴。村里面事很多,比如說工廠企業招工、糧種補貼、計劃生育、新型養老保險、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等等,都關系到每一個村民的切身利益,不容有閃失,更不能麻痹大意、爭爭吵吵,必須把所有問題都擺上臺面,解釋清楚,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凝聚全村老百姓的心,勁往一處使,官民一家,共建和諧美好的新農村。群眾利益無小事,百姓事自己事,張廣秀同志帶病堅持工作,真正體現了這一點。她一心為百姓,披肝瀝膽,這是她人生的追求,她無怨也無悔。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張廣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和職業精神,值得我們深思,更值得我們追求,學她言忠信、行篤敬,學她無私奉獻、工作忘我,學她服務群眾、帶頭致富,學她真心實意、無名無利。
我們是滄海一粟,可宇宙確是浩瀚無邊,我們即便做不了撬動地球的那個人,我們也要做一顆絢麗的流星,在流星劃過天空的那一刻,能夠留下我們的光彩就夠了。
最后,真誠祝福張廣秀同志能夠盡快康復,早日回到村官的大集體中去!
帶病工作事跡材料篇三
福建師大附中援藏教師張敏同志3年來克服嚴重高原反應,在做完甲狀腺、膽囊腫瘤切除手術后,每天靠吸氧和服用藥物堅持留在雪域高原工作,幫助林芝地區八一中學進行教育改革,完成其援藏項目工作,在艱苦的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業績,被當地百姓稱為“帶病堅持工作的援藏好干部”。
2007年6月,張敏被選拔為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干部赴林芝地區工作。由于長期高原反應強烈,援藏剛半年,張敏即因病回到福建,并進行甲狀腺切除和膽囊切除兩個手術。2008年4月,身體尚未痊愈,張敏又返回西藏,邊工作邊治療。不久,張敏在睡眠中又出現嚴重的呼吸停頓現象,脈搏最低每分鐘27次,氧飽和度55,處于呼吸危險狀態。醫生告誡他,若繼續在高原工作將很危險。為了繼續回西藏工作,他堅持采取藥物保守治療,為此,他每天靠吸氧和服用藥品堅持工作,晚上帶著呼吸機睡眠。三年來,作為林芝八一中學的常務副校長,他把福建先進的教育方式帶到林芝,成功地進行了教師集體備課、建立教學資料庫、規范教師教案、處室工作周匯報、周工作回顧與反思等20多項制度建設和教學創新。
為了建設“帶不走”的高素質教學管理隊伍,在三年里,張敏舉辦100多場講座,撰寫了近百萬字的調研材料和工作筆記,制作了60多個課件,內容涉及學校管理、課堂教學、師資培訓、教育教學改革、班主任工作等。他編寫的《教師工作手冊》已成為林芝地區教師的范本,他搭建的教師資源庫,成為教師查閱資料、互相交流的平臺。張敏非常關心家庭經濟貧困學生,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張敏每個月用自己的工資資助貧困學生,至今仍同時固定資助4名貧困生,各項捐助款項已達3萬余元。
同時,他還通過各種方式牽線搭橋讓42名林芝貧困生得到資助,資金達11萬余元。三年來,張敏同志愛崗敬業,意志堅強,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受援學校教育在改革中跨越式發展,學校的師資水平、教學質量、校園文化環境得到了大幅提高,學校被評為林芝地區唯一一所地區級示范學校。
張敏同志的先進事跡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為弘揚新時期人民教師的崇高品質和奉獻精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號召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向張敏同志學習,學習他意志堅強、自強不息,為教育工作無私奉獻的人生追求;學習他胸懷祖國、心系西部,為支援西部教育的發展勇于獻身的無私品格;學習他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的敬業精神。
看過“帶病工作事跡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