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
杜富國的意志是鋼的、是堅強的,他把熱血灑在了那一片平靜的土地,他把青春奉獻給那一生執著的信仰!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軍人的初心和立志當高遠的先進做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
入伍以來,他始終把忠誠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責任扛在肩上,主動請纓征戰雷場,苦練精練過硬本領,為人民利益和邊境安寧揮灑熱血,在平凡崗位干出了突出業績。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隨隊參加排雷作業時,危急時刻沖鋒在前,為保護戰友身受重傷,失去雙眼和雙手。杜富國同志曾先后獲得“全國自強模范”“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陸軍“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標兵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
由于戰爭、沖突、恐怖等原因,雷患,給世界上許多國家、地區的平民造成巨大傷害。在祖國南疆云南邊境的雷患面前,人民解放軍堅決執行統帥號令,歷時3年,在中越邊境上百公里的懸崖、叢林之中,為人民掃雷,為軍旗增輝。官兵們用生命擔當使命,勝利終結南疆雷患,向黨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涌現出了以英雄戰士杜富國為代表的許許多多的新時代“四有”革命軍人。
3年時間里,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進出雷區千余次,勇蹚雷場16個,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掃除各種爆炸物2400余枚。特別是在面臨危險的生死關頭,他表現出的“你退后,讓我來”的大無畏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震撼人心,催人奮進,激勵廣大官兵在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偉大進程中奮力前進。
“讓我來!”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擔當。
每個時代都需要精神的引領,精神的高地。這種精神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
1919年,青年毛澤東在《湘江評論》創刊詞中疾呼:“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
生命擔當使命,雷場就是戰場。英雄戰士杜富國身上所迸發出的“讓我來!”革命精神,體現了近年來我軍傳承紅色基因、鍛造“四有”革命軍人的巨大成果;體現了人民軍隊回歸本色、重塑精神、永不變質的堅強意志和能力。這種鐵血擔當,必將成為推動部隊各項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讓我來!”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英雄本色。
雷場錘煉血性,陣地屬于英雄。歷時3年多的云南邊境第三次大掃雷行動,官兵們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種爆炸物19。82萬枚(發)。他們手拉手、肩并肩,用擔當和自信,把踏過的57。6平方公里的土地,放心地移交給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這是新時代人民軍隊全心全意愛人民、為人民的實際行動,是我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傳承與弘揚,是廣大官兵練精兵、謀打贏,用實戰成果向黨和人民交出的合格答卷。邊疆各族人民群眾稱贊掃雷部隊官兵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讓我來!”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打贏標桿。
滄海方顯本色,臨危豈能貪生。杜富國“讓我來”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他給新時代青年官兵心中立起了一個打贏的標桿,履行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標桿,努力實現人生價值觀的標桿。這個標桿的根本出發點,就是來自崇高的信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正像杜富國在日記里寫的那樣:“怎樣的人生才真正有意義,有價值。我感到,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
“立志而圣則圣矣,立志而賢則賢矣”。立志,就要像杜富國那樣,立報國志、富國志、強國志。時代需要“讓我來!”在各項事業和建設中,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像杜富國那樣,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就一定會充滿活力、充滿后勁、充滿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2
沒有硝煙的和平年代,排雷兵是離死亡最近的軍人,他們用的是“繡花針”,拔的是“虎口牙”,跳的是“刀尖舞”,過的是“鬼門關”。杜富國的英雄壯舉并非與生俱來、遇險則有,而是靠血汗澆鑄、實踐砥礪,靠平時把專業練精通、把本領練強硬。
華山論劍,比的是功夫;捍衛和平,憑的是本事。“跟死神打交道,沒有兩把刷子不行。”在杜富國心中,當兵就當國家的守護者,出征就做能打仗的兵。為熟練掌握排雷技能,他嚴格按照程序反復練習,別人練1個小時,他練2個小時;為了訓練探雷針手感,他每天堅持練習上萬針,將營房前的草皮探個遍;為精準操作探雷器,他將鐵針、石塊、彈片等混合埋設,想方設法增加訓練難度。正是憑著過硬的專業技能,杜富國先后進入雷場1000余次,累計排除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各類險情20多起。
戰士天生為打贏,能戰才能有和平。爭當“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不僅要政治過硬,還要本領高強。未來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其復雜程度、專業程度遠遠超過排雷。只有懂聯合、精專業、善操作,才能成為體系作戰的強固節點,有效應對未來戰爭。倘若不愿百煉成鋼,沒有過硬的能力素質,不懂現代戰爭制勝機理,不知明天戰爭怎么打,就會在未來戰場上栽跟頭。
除了勝戰一無所求,為了打贏一無所惜。提高新時代練兵備戰能力,始終是強軍興軍的最強音、主基調。每名官兵都應像杜富國那樣,時刻牢記軍人職責,恪守練兵備戰本分,向強軍邁進、向打贏進擊,把崗位當戰位、把使命當生命,積極投身練兵備戰熱潮,切實練精手中武器、練強專業技能、練就制勝本領,努力成為各行各業的行家里手,成為打贏未來戰爭的能手強手。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3
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杜富國的意志是堅不可摧的,當別人詢問他,如果再選擇一次是否還當排雷兵,他說“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堅守初心、作出同樣的選擇,做一個排雷兵。”杜富國用實際行動向我們展示了軍人艱苦奮斗的精神。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十年的歷史征程中,無數共產黨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詮釋了什么叫“舍生取義”。一個偉大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他們面臨犧牲的危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誓言。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4
雷場上,以無畏的英雄氣概,喊出了“讓我來”;致殘后,以驚人的決心毅力戰勝傷痛,證明了“我能行”。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四級軍士長杜富國的感人事跡,體現了“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的精氣神,立起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好樣子。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最美麗。從備戰打仗到搶險救災,從沙場礪兵到海外維和,從雪域孤島到萬里海疆……哪里有中國軍人,哪里就有奮斗的身影,在強軍興軍征程上,一代代青年官兵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將輝煌與榮光鑄就。
事非經過不知難。沒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平凡的,關鍵在于能否“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處優而不養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順境逆境都成為人生的財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我們青年一代要向杜富國同志學習,胸懷理想、忠誠奉獻、奮斗自強,把最美好的年華獻給祖國和人民,唱響新時代的“青春之歌”。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5
使命扛肩上,臨危豈顧生。
軍人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危險就危險在使命需要用生命擔當;軍人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特殊就特殊在別人眼中的逆行就是軍人的直行。杜富國用“為任務敢拼命、為戰友不惜命”的實際行動,很好地詮釋了軍人的職業特質和崇高品質。
雷場就是戰場,排雷兵是和平年代離死亡最近的人。“雷患”在那里,不拼命就沒有人民的幸福生活;任務在那里,完不成就無法踐行軍人的初心使命。在杜富國看來,人民至上、任務第一、使命光榮。執行掃雷任務,哪里雷最多,他就鉚在哪里;哪里有危險,他就沖向哪里。杜富國不是不知道風險挑戰,他只是把使命看得比生命更重。也難怪有網友評價:“真正的英雄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它,杜富國就是這樣心懷家國的平凡英雄。”
古人講,戰友是袍澤之交。戰場上,自己的后背是交給戰友的。平時同甘共苦,戰時才能同生共死。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杜富國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有人問他:“你為什么會用身體為戰友擋彈片?”他回答:“我和戰友是以命相托的兄弟,換了誰都會這樣做!”杜富國的挺身而出、舍身一擋,唱響了新時代的戰友之歌。
上下同欲者勝。對軍人來說,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任務,就是投身戰場、贏得戰爭。只有大力弘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堅持把戰友當兄弟、為戰友擋子彈的團結精神,才能打贏未來的一體化聯合戰爭,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如果不能正確對待生死,不能鑄牢同舟共濟、生死相依的戰友感情,要想贏得未來戰爭,只能是一句空話。
使命重如山,戰友勝兄弟。在對待使命任務、對待戰友關系上,杜富國給我們作出了榜樣。每名官兵都應做到聞戰則喜、臨危敢上,在和戰友的團結協作、密切配合中完成各項任務,書寫無限精彩的軍旅榮光,成為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6
“拍拍身上的灰塵,振作疲憊的精神……人的遭遇本不同,但有豪情壯志在我胸。”杜富國很喜愛這首《壯志在我胸》,經常唱來感謝關懷和幫助他的人,也為自己的人生加油鼓勁。
杜富國在雷場上無畏的犧牲精神讓人敬仰,他身殘志堅的自強精神也值得青年官兵學習。很多人不禁會問,杜富國沒有了雙眼和雙手,是否會對生活喪失勇氣和信心呢?毋庸諱言,杜富國身心的苦痛必定難免,但他呈現給我們的始終是一個無比堅強、無比陽光、無比燦爛的英雄戰士形象。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杜富國抬起殘臂向人們致敬,用微笑面對觀眾,感動了無數人。了解他的人都說,杜富國憑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站了起來。
心中升起太陽,青春依然綻放。誠然,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外界的幫助、組織的呵護,但只有自己有信念、有夢想、有追求,才能不懼風雨,茁壯成長。正是因為心中有志、生命有光、腳下有路,杜富國戰勝了身殘體痛,成為抗擊挫折、不懈奮斗的青年楷模。他堅持發聲訓練,希望成為一名播音員;他堅持學習盲文,渴望將來寫好掃雷故事;他讓妻子每天給他讀報,努力汲取奮進的力量……一個個憧憬和行動讓杜富國浴火重生,愈加強大、更加出彩。
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杜富國的故事告訴我們,青年官兵在成長和奮斗中,會收獲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只要學會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榮光而不自滿、受挫而不短志,順境逆境都會成為人生的財富。
“沒有誰天生英勇,風雨后才有彩虹;讓夢想登上最高山峰,要勇敢向前沖……”如今,杜富國常常唱起這首《當個英雄》。每名青年官兵都應向杜富國學習,在關鍵時刻、危急關頭勇敢地站出來,沖在一線當個英雄,即使一時遭受挫折,也要在心中升起太陽,讓生命開出璀璨的花朵。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7
統帥有號令,戰士有行動;人民有期盼,奮斗不停步。
南部戰區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杜富國,是在響應統帥號令、終結南疆雷患行動中涌現的新時代英雄戰士。他讓號角響在心中,把忠誠刻入靈魂,用不畏生死、挺身而出展示了革命戰士的信仰、擔當和大愛。
他常說:“號角的指向就是出征的方向。”得知組建掃雷排爆大隊的消息后,他第一時間遞交請戰書;面對生死考驗,他多次第一個踏進“死亡地帶”。執行掃雷任務3年多來,他始終把人民期盼和如山使命銘刻在心,為任務敢拼命、為戰友不惜命,想得最多的是早日還邊疆人民一片安寧,做得最多的是帶頭沖鋒雷場,忠誠踐行了聽黨指揮、為民掃雷的鏗鏘誓言。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對黨忠誠是刻在靈魂里的自覺,是越有困難越向前、越有危險越沖鋒的擔當。杜富國在申請書中寫道:“我思索著怎樣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衡量的唯一標準,是真正為國家做了些什么,為百姓做了些什么……”別人提醒他掃雷危險,他坦然表示:“怕死就不來當兵了,現在國家有需要,我們決不能后退半步。”正因為對黨忠誠、不忘初心,杜富國始終視使命如生命,把掃雷當事業,一次次和戰友一起清除雷患,一次次與危險和死神較量。事實證明,靈魂深處一旦植入信仰、忠誠和使命,就會迸發血性擔當、煥發奪目光彩。
“有一片風浪,我們緊盯著;有一聲號令,我們等待著……”戰士就要時刻準備上戰場,一旦號角吹響,必須一往無前。廣大官兵應自覺以杜富國為榜樣,深入學習他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忠誠、敢于踐行“讓我來”的血性擔當,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強軍實踐,把黨和軍隊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擔當起我軍新時代使命任務。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8
時針指向2018年10月11日,那個殘酷的下午。一枚銹跡斑斑的手榴彈,排雷戰士們杜富國一次普通的掃雷舉動:那一刻,彈片橫飛,雷鳴巨響,成為杜富國恍如隔世的人生分水嶺。所有人都記住了一句話:“你后退,讓我來”。那是杜富國在掃雷之前,對身后的戰友義無反顧的宣言。在手榴彈突爆的那一刻,杜富國突然將身子向左微傾,用力向前方縱身一躍,轉瞬間,戰友被壓在了他的身下——他用自己身體的殘缺,保全了身邊戰友的安全,直到人們發現他時,他殘缺的臂膀還緊緊壓著戰友的衣冠……
杜富國的故事,在華夏大地被人們所傳頌。人們聆聽著一次次“你退后,讓我來”的宣誓,仿佛在書寫世界上最感人的獻身。為祖國,奉獻全部青春與熱血的志向,更深扎在每位中國人的心中。杜富國在雷場上無畏的犧牲精神讓人敬仰,他身殘志堅的自強精神也值得青年官兵學習。很多人不禁會問,杜富國沒有了雙眼和雙手,是否會對生活喪失勇氣和信心呢?毋庸諱言,杜富國身心的苦痛必定難免,但他呈現給我們的始終是一個無比堅強、無比陽光、無比燦爛的英雄戰士形象。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杜富國抬起殘臂向人們致敬,用微笑面對觀眾,感動了無數人。了解他的人都說,杜富國憑借堅強的意志,勇敢地站了起來。心中升起太陽,青春依然綻放。誠然,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外界的幫助、組織的呵護,但只有自己有信念、有夢想、有追求,才能不懼風雨,茁壯成長。正是因為心中有志、生命有光、腳下有路,杜富國戰勝了身殘體痛,成為抗擊挫折、不懈奮斗的青年楷模。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杜富國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什么樣的人在哪種崗位上,在成長和奮斗中,會收獲成功和喜悅,也會面臨困難和壓力。只要學會正確對待一時的成敗得失,榮光而不自滿、受挫而不短志,順境逆境都會成為人生的財富。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作為各行各業的“追夢人”,我們更應該來向杜富國同志學習。一是職場如戰場的拼搏和擔當精神。在職場上我們或多或少的會遇到這樣的那樣的問題和困難,在問題和困難面前,我們是否也能像他一樣,將問題和困難留給自己,主動去承受和擔當一些事情呢。二是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清楚的目標和定位,并為了目標去不斷的努力。杜富國同志之前是一名邊防戰士,按常理來說邊防工作與排雷來說相對安全系數要高很多,但他自己寫申請要求調到目前的單位,可見他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清晰的認識和規劃的。職場上也是一樣,每個職場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職場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規劃,知道自己要想什么,怎么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職場目標。三是要發揚團隊協作的精神,現在職場如戰場,單打獨斗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人不管是做事業還是在職場上,要想取得更多的成就靠一個已經很難了,唯有依靠團隊和組織才能取得更多的成績。杜富國同志是當代的英雄和時代的楷模,也是我值得職場上去學習的榜樣,向英雄致敬,向英雄學習。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9
2018年10月11日,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四隊在雷場掃雷作業時,杜富國和戰友發現了一個危險性極大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正當杜富國小心翼翼操作時,彈體發生爆炸,杜富國失去了雙眼和雙手。由于杜富國的舍生忘死,他的戰友才幸免于難。
“你退后讓我來”,簡短的幾個字,堅定而有力,卻詮釋了眾多的意義,刻畫了在危險來臨之際,一心想著戰友的深厚同志之情,彰顯了在重大困難面前,毫不退縮的迎難而上精神,詮釋了在面對生死較量時,舍生忘死的奉獻情懷。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小孩,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的爹娘,我拿什么奉獻給你,我不停地問,我不停地找,不停地想。”我開始思索,奉獻到底是什么,奉獻到底應該是什么樣子的?我個人是這樣來詮釋奉獻的。
愛是奉獻的本質。奉獻就像蠟燭一樣,照亮了別人犧牲了自己,所以說有愛是奉獻的本質。我們青年人要發揚奉獻的精神,就要愛自己的國家,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要愛我們的黨,歷史和實踐證明,黨是領導一切的,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領導中國人民謀幸福。要愛自己的家庭,有家才有國,千千萬萬的小家庭構成祖國大家庭,青年人應該尊老愛幼,夫婦友愛,打理好自己的家庭,構建和諧美好的新生活。
自強是奉獻的根基。一個樂于奉獻的人,必定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只有自我強大,才有能力去奉獻他人,自強是奉獻的根基。青年人,正直風華正茂的年紀,當有自強之心,自強之意,把握好青春韶華,點滴積累,提升自我,努力進取,開拓創新,把自我融入到祖國的大我中,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中,在自強不息的拼搏進取中,創造輝煌,奉獻社會。
付出是奉獻的底色。奉獻的本質就是付出,所以說付出是奉獻的底色。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要宣揚奉獻的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自我進步的精神支柱。
“你退后讓我來”,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奉獻的力量,讓我們感受到奉獻就在你我的身邊。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0
杜富國,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的一名普通戰士,在最危險的時候,毫不猶豫用血肉之軀將戰友護在了身后,年僅27歲的他,看到這個世界的最后一面卻是冰冷無情的火光。
時間回到2018年10月11日,一個再平凡不過的日子,你重復著每天的排雷工作,卻不曾想突遇爆炸,在這危急時刻,你用身體換來了戰友的平安,自己卻失去了雙手和雙眼,你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國軍人的勇敢與擔當,溫暖和感動著世界。當你聽到中越邊境掃雷云南段最后一塊深排雷場被徹底搜排完畢并移交給邊境百姓這一消息的時候,躺在病床上的你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是“邊境掃雷人”的責任擔當,更是中國軍人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力爭上游,做不畏風雨的弄潮兒。前蘇聯作家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富國同志響應號召,主動申請加入臨時組建的掃雷部隊,到最需要他的地方一去就是三年,日復一日的排雷是他對籠罩恐懼的雷區百姓深深的愛,無怨無悔。作為中國軍人,杜富國沖到了最前線,力爭上游的信念是他對自己的交代,不畏風雨的完成排雷任務是他對邊境人民的交代。事在人為,如果沒有像杜富國同志一樣敢為人先的弄潮兒,亂石嶙峋、溝壑縱橫的雷區怎樣掃,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怎樣得到保障?
敢于擔當,做迎接挑戰的勇敢者。危急時刻的一句“你退后,讓我來”,短短六字,蘊含了多大的能量,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氣。年輕的杜富國在危險面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發出的一聲長嘯,“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無不使人動容,深深折服。“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富國同志用生命譜寫了一曲無悔的青春贊歌,悠揚又響徹云霄。作為同樣充滿激情想干一番大事業的年輕人,杜富國不懼挑戰、敢于擔當的力量推動著我們勇往直前,特別是“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的精氣神,鼓舞著青春的我們,行荊棘路,做勇敢者。
心系百姓,做干事創業的有心人。富國心系飽受“雷”害的邊境百姓,立志為人民掃除最后一片雷場;我們黨員干部心系基層百姓,感受百姓冷暖,了解百姓疾苦,解決百姓困難。這是我們共同的事業,是使命,是責任,是交代。中國共產黨人要時時做到為民著想,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對得起人民的信任與期待。如今,人們去蘭考看到焦桐懷念焦裕祿,望見大亮山蓊郁的林場想念楊善洲,看到政和欣欣向榮的新區建設,自然想到廖俊波。這些甘為“樵夫”的共產黨人,把群眾利益看得比天大,為民披荊斬棘,樹立了一座座不朽的時代豐碑,留給后人瞻仰、學習。總而言之,干部干得好不好,百姓心中那桿秤明白著呢。
富國,記住你最帥的模樣,那是屬于你無悔的青春;胸前的軍功章熠熠生輝,那是對你偉大事業的嘉獎和表彰;被守護的那一方土地的百姓的笑與淚,更是對你人生的無上認可和褒揚。人生價值的實現有很多種,你用最壯烈的一種讓我們牢牢記住了你永遠帥氣的臉龐。對于我們廣大同樣奮斗在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雖然職位有所差異,但和“杜富國們”一樣,都是為祖國和人民的事業而努力,杜富國精神必將激勵著我們砥礪前行!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1
杜富國,貴州省湄潭縣興隆鎮太平村人,2010年參軍入伍,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2018年11月18日,杜富國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19年2月18日,獲得“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5月22日,中宣部授予杜富國“時代楷模”稱號。
杜富國出生在湄潭縣太平村,坐落于遵義這個革命老區的一隅,紅色基因在這片土地上顯得格外鮮艷奪目。從小的耳濡目染讓杜富國從軍報國的志向明確,19歲的他經過層層篩選成為了云南邊防某部的一名戰士,他工作盡心盡責,訓練努力刻苦,淳樸、勤奮、鉆研,成立領導眼中的“好苗子”。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手榴彈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卻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幾個月過去了,他排雷負傷前對戰友說的那句“你退后,讓我來”傳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印在了“感動中國”的豐碑上,更印在了億萬中華兒女的心中。
在杜富國的身上,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擔當”的真正含義,擔當不僅要敢于擔當,也要善于擔當。在杜富國身上,當面對危險和死亡的時候,他選擇了讓戰友退后,自己挺身而出,他的大公無私、國家利益高于一切正是“擔當”二字的最好解釋。
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原則、認真負責,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難而上,在危機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誤面前敢于承擔責任,在歪風邪氣面前敢于堅決斗爭。黨的干部要善于擔當,要不斷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注重調查研究,加強業務能力錘煉,提高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把擔當職責履行好。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2
生死瞬間,彰顯英雄本色。杜富國在參加邊境掃雷行動,清理未爆彈時,面對危急關頭主動向前,發生爆炸事故時用身體為戰友擋住沖擊波和彈片。自己卻永遠地失去了仰望星空的雙眼,失去了匍匐前行的雙手。
帥在危難時刻“讓我來”的無畏。面對危險系數非常高的加重手榴彈,杜富國對戰友說:“你退后,讓我來。”鐵骨錚錚的六個字,體現出這名90后戰士“隨時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堅定誓言。在英雄們的負重前行下,我們過著歲月靜好的生活,無需面對炸彈的危險、生死的考驗,但青年干部仍需有不怕犧牲的無畏精神。唯有敢于涉險灘、啃硬骨頭,勇克難關、勇斗風險,經風雨、見世面、受考驗,才能百煉成鋼,在為民服務道路上步履鏗鏘、勇毅篤行。
帥在無私奉獻“我先來”的氣節。在杜富國的病床前,弟弟杜富強慨嘆:“如果不是掃雷,那些犧牲的戰士現在應該擁有各自的幸福生活,那些負傷的官兵也不必背負傷病度過余生。”杜富國反問:“如果不掃雷,邊疆百姓哪來的‘余生’?”是啊,為了邊疆人民不再被炸傷,為了邊疆人民能開荒種地過上正常的生活,杜富國主動請纓參加排雷。甚至在受傷蘇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請求安裝一雙智能手,能繼續去排雷去戰斗。杜富國一心為民,青年干部要見賢思齊,將人民裝入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高高舉過頭頂。克己奉公,立足工作崗位,無私奉獻,盡職盡責扎實工作,為民謀利、為民造福。
帥在困難面前“有我在”的擔當。杜富國剛到掃雷大隊時,由于炊事技能出色,隊干部準備安排他到炊事班,但他堅決要求去戰斗班,堅定說道:“既然申請來掃雷,就要到一線去戰斗!”在掃雷任務中,他多次主動申請去排最大最危險的炸彈,是排雷最多的人之一,“他技術好,又總是搶著上。”杜富國用赤膽忠心、鐵血擔當,以絢爛的青春印記、偉岸的英雄之軀,為新時代青年樹立了豐碑。青春,最搶眼的是奮斗風采;為民服務的崗位,最吸睛的是擔當精神。我們青年干部要以“雷神”為榜樣,樹立與時代主題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既要立志干大事,又要俯下身子,扎扎實實做好小事實事,擔當起新使命,成就無悔青春。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3
2019年5月16日,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在京舉行,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會見大會代表,與他們一一握手主席走到杜富國面前時,左手握住他的手肘,右手輕拍他肩膀,致以親切的問候,而他也敬上了一個特殊的軍禮。這一個特殊的軍禮,讓我們再次重溫了這位英雄的故事。
他的一聲“你退后,讓我來”,詮釋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使命。在接到上級發出的“查明有無詭計設置”的指令后,他命令戰友,“你退后,讓我來”;當他按照作業規程操作時,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他下意識地倒向戰友一側,飛來的彈片伴隨著強烈的沖擊波,他的防護服被炸成了棉花狀,他被炸成了一個血人,也因此失去了雙眼和雙手,但他用血肉之軀保護的戰友,僅僅受了皮外傷。危急時刻舍生忘死,這不是電影,不是小說,正是這位英雄的故事!
他的一個特殊的軍禮,舉起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擔當。11月24日,云南掃雷大隊隊長為杜富國頒發立功證書和軍功章。那一刻,他挺直了身板,舉起了殘缺的右臂,敬上了一個特殊的軍禮。如今的他,縱使目不能視,縱使袖口空空,但這一個特殊的軍禮,讓我們看到他對祖國的忠誠,讓我們看到他對人民的守護。
在這次表彰中,他作為代表發言,他說:“雖然沒了雙手,但我還有雙腿,可以為夢想奔跑;雖然失去光明,但只要心中升起太陽,我的世界依然五彩繽紛。”2018年11月16日,杜富國的戰友手拉手,唱著軍歌,趟過雷場,為邊疆人民送上了一份最珍貴的禮物。那嘹亮的軍歌,就是對英雄的禮贊!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4
在201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排雷英雄”杜富國獲得2018“感動中國”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杜富國的頒獎詞:“你退后,讓我來,六個字鐵骨錚錚,以血肉擋住危險,哪怕自己墜入深淵,無法還給媽媽一個擁抱,無法再見妻子明媚的笑臉,戰友們拉著手趟過雷場,你聽,那嘹亮的軍歌,是對英雄的禮贊。”
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貴大地廣為傳頌:南部戰區陸軍云南掃雷大隊中士杜富國,在邊境掃雷行動中面對復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對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在進一步查明情況時突遇爆炸,英勇負傷,失去雙手和雙眼,同組戰友安然無恙,他用驚天一擋書寫了“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鐵血榮光。
為人民掃除雷患,為戰友血染雷場。杜富國英勇負傷后,軍地領導機關和醫療機構全力進行搶救。經多級醫療機構接力營救和精心治療,目前杜富國已脫離生命危險。
英雄,流血顯本色,壯舉定乾坤。認準了路,并堅定地走下去,必將成就一番事業。面對危險“讓我來”,臟活累活“我先來”,開辟通道“跟我來”,遇到困難“有我在”。在杜富國這個年輕戰士的身上體現了一種崇高的愛,體現了一種精神。這種愛,是支撐杜富國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跡的愛;這種精神,是把愛國、愛軍隊和愛人民統一起來的崇高精神。杜富國以自己的一腔熱血真切詮釋了勇于獻身使命的奉獻情懷。在他和他的戰友們身上,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虧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體現,不怕千難萬險、不惜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掃除雷障為人民的“掃雷精神”得到了弘揚。一身男兒血,滿腔報國志。這是杜富國靈魂深處最珍貴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發揚。我們欣喜地看到,無數杜富國式的優秀共產黨員,為了祖國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熱血報效疆場,奉獻在云嶺大地。無數熱血青年響應祖國的召喚,紛紛選擇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們在鮮艷的戰旗上續寫著我們的榮光。
杜富國同志個人事跡簡介篇15
杜富國,1991年出生,貴州遵義市湄潭縣人,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黨,陸軍某掃雷排爆大隊戰士。8年多的軍隊生涯中,他有過3次重要選擇:第一次是參軍來到云南某邊防團,他原本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邊防戰士,卻選擇參加掃雷;第二次是來到掃雷隊后,隊長發現他的炊事技術不錯,有意安排他當炊事員,但他選擇到一線掃雷;第三次是排雷遇險時,他選擇讓戰友退后,獨自上前排雷。
“當兵就要上戰場,國家有需要,我們應該站出來、頂上去。”2015年,當駐守邊防的杜富國得知上級組建掃雷大隊的消息后,第一時間主動請纓,義無反顧奔赴排雷戰場。
在執行排雷任務的3年里,杜富國常常第一個進雷場、第一個設置炸藥、第一個引爆,千余次進出雷場,累計作業300余天,搬運掃雷爆破筒15噸多,排除各類爆炸物2400余枚,處置險情20多起。
“你退后,讓我來。”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在掃雷行動中發現一枚加重手榴彈,他立即讓同組戰友艾巖退后,獨自上前查明情況。突然,一聲巨響,手榴彈爆炸了,杜富國下意識地向艾巖方向一側身,擋住了爆炸后的沖擊波和彈片。艾巖得救了,自己卻失去了雙手、雙眼。他說:“我只是做了軍人應該做的`事,假如再給我機會,哪怕一千次、一萬次,我也會堅守初心,做出同樣的選擇!”
負傷后,杜富國依然保持戰斗的狀態,從走路跑步、穿衣吃飯等最基本生活技能開始,每天積極投入康復訓練。同時,他始終保持樂觀進取的態度,練體能、練寫字、學知識,漸漸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標。
杜富國被中央軍委授予“排雷英雄戰士”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1次,榮獲“時代楷模”“全國自強模范”稱號。2019年,當選“最美奮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