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
道德沒有準確的定義,每個人對它的理解不同;你知道哪些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篇1】
“我是來捐款的。”2020年1月31日,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四河鄉雪二新村黨支部門前,85歲的中國好人孫正海捐出自己大半年省吃儉用攢下來的2000元錢,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一份力量。他笑著說:“將心比心,政府為咱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咱老百姓要懂得感恩、要知道反哺。”
為拯救親人,他負債累累
2003年8月26日,孫正海老伴突然胸部劇烈疼痛癱跌在地,家人及時把她送到縣人民醫院急救,經醫院確診為膽囊癌。老伴住院治療1年多,孫正海天天陪護在醫院,片刻不離病床,終因病情嚴重無力醫治,老伴撒手人寰。那時,他為老伴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積蓄和5個子女給的錢,家徒四壁。
誰也沒想到的是,孫正好在老伴走后自己又患上了直腸癌。看著膝下的兒孫,孫正海下決心要與病魔作斗爭。或許是他的堅強,或許是他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執著,他竟奇跡般地從死亡線上掙扎了過來。面對為他治病而借的債務,孫正海對兒孫說:“人要講信用,不論我們多難,也一定要把債還上。”
在那段時間里,身體稍好一點的孫正海天天守在菜地里,精心呵護著每一棵大白菜,省吃儉用積攢每一分錢,漸漸還上了債務。可孫正海沒想到的是,2006年10月,他的大兒子竟也查出患了肺癌。真是一個晴空霹靂!這讓本就命運多舛的孫正海,又陷入到新的生活磨難之中。為醫好兒子的病,孫正海四處求醫,東挪西借,巨額醫藥費再次讓他的家庭負債累累。而他的大兒子,最終也因病情惡化離開了人世。更讓孫正海沒有料到的,當他在失去兒子的悲痛中還沒有完全走出來的時候,他的大兒媳又患上乳腺癌。面對這一次次打擊,孫正海真的心力交瘁了。
2014年1月,村委會綜合考慮孫正海家庭的實際情況,為他辦理了村低保保障。有了這筆生活保障金,孫正海一家總算度過了生活最難關口,他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也真正體驗到低保保障金對困難家庭的重要作用。他在心中暗暗承諾,一定要想方設法還清債務,只要生活一好轉,他就退出低保。
為恪守誠信,他絞盡腦汁
生活在艱難地繼續著,而孫正海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卻沒有變,埋藏在他心中的還債承諾也時時提醒著他,他一天天翻著借債的記錄本,盤算著如何還清債務。
孫正海在家精打細算、省吃儉用,一日三餐,油鹽醬醋,他都一遍一遍從腦子過,決不浪費一粒米、一滴油。衣服破了,他就讓大兒媳用針縫;要洗澡了,只要不是太冷,他就決不進澡堂;逢年過節,他另外的4個兒女來孝敬他,他就把這孝敬的錢積攢下來,加上倆孫女寄回來的錢,一筆一筆還給人家。他就是這樣不停地積攢著每一分錢,不斷地償還每一筆錢,到了2017年,他終于償還了所有債務。他長長舒了一口氣,長年緊皺的眉頭也漸漸舒展開來。這個時候,他又想起了他退低保的承諾。
為兌現承諾,他五退低保
2017年11月,孫正海第一次向村委會提交退出低保書面申請。他說,他現在生活好轉了,每月可領取養老金、尊老金、離任村干部生活補助資金、土地租金等共計725元,已超過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他要把低保名額讓給真正需要低保的人。村委會綜合考慮孫正海家庭困難情況,未同意他退保。為此,孫正海一次次找村支書,找村委委員說明自己退保理由,直到2018年5月,他第5次提交申請,并向村委會表明了自己的心跡。
看著孫正海執著的表情,村委員第5次為他召開了表決會議,最后同意了孫正海退保。在他的感召下,同村的張效翔也果斷上報組織退出了低保,決心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苦干,脫掉貧困的帽子。孫正海五退低保的事跡被當地百姓口口相傳,他的舉動受到了四野鄉鄰交口稱贊。
如今,孫正海還主動承擔起了村里“五保老人”的代餐服務,為老人們提供必要的幫助。同時他還積極踐行人情新風行動,先后加入“新村說事”勸導志愿服務隊、人情新風理事會,積極開展人情新風勸導活動。在村民們的共同努力下,雪二村紅事新辦、白事簡辦、大事小辦、小事不辦逐漸成為常態,有效減輕了每一個家庭的人情負擔。
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篇2】
何玥,女,壯族,2000年7月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金寶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
年僅12歲的何玥因患腦瘤去世,生前她作出無償捐獻器官的決定,使得三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她的無私與大愛詮釋了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她被稱為“最美女孩”,她的遺愿被稱為“最美遺愿”。
何玥生前是一位品學兼優、心地善良、助人為樂的可愛女孩。她是家人和學校的驕傲,學習成績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年年都被評為三好學生。她和同學們關系融洽,常常主動幫助解答作業難題,打掃教室衛生。她生活上很注意節儉,平時都是一毛、兩毛地省下、攢著,幾年時間竟積攢了一筆數目不小的零花錢;但有一次,她在參加慈善活動時,卻毫不猶豫地捐了出去。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優秀少年,命運卻遭受了重大不幸。2012年4月,小何玥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生命危險。第一次手術后,何玥病情有所緩解。她所在的學校獲知后,師生們迅速展開愛心捐款,共募捐了2000元。當她得知父親收下這筆捐款后,一再堅持要把錢捐獻出去,她對父親說:“還有人比我更需要這筆錢,應該用來幫助更困難的人。”9月初,何玥的病情突然加重,醫生發現她小腦里的腫瘤已擴散到其它腦組織,生命垂危,最多能活三個月。11月初,當聽說有個18歲的藏族小伙子因患有慢性腎衰竭來桂林求醫,只有找到合適的腎器官做移植手術才能挽救生命。
何玥對父親說:“爸爸,如果我死了,你就把我的腎捐給這個哥哥。”父親一下楞住了,馬上表示不同意。但何玥捐獻腎臟的決心已定,反復向父母親提起這件事,希望盡自己所能給別人生的希望……慢慢的,父母親勉強接受了。11月16日上午,經緊急搶救無效,何玥被醫院診斷為腦死亡。滿懷悲痛的父母含淚簽署了《無償自愿捐獻器官申請書》,幫助女兒完成最后的心愿。隨后,何玥無償自愿捐獻的兩個腎被移植到藏族小伙子和桂林一位患者體內,肝臟則被立即送往上海,移植給一名重癥肝病患者。小何玥的生命雖然消逝了,但她用自己的大愛使三位素不相識的病患者生命得以延續。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于器官捐獻者,紅十字會將給予家屬一定治療費和喪葬費救助。醫院也提出給予何家一定的經濟援助。盡管何玥的醫藥費花費10多萬元,但其父母都婉言拒絕了。因為他們認為只有徹徹底底地做到無償捐獻,才是真正為女兒完成了心愿,才是何玥助人為樂精神的最高體現。
何玥榮獲桂林市優秀少先隊員模范、廣西壯族自治區青少年道德模范、中央電視臺2012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榮譽稱號。
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篇3】
文花枝,女,中共黨員,25歲,原湖南省湘潭市新天地旅行社導游員,現湘潭大學學生。
“我是導游,先救游客!”中國女孩文花枝在生死關頭把生的希望讓給游客,把死的威脅留給自己。她以不惜生命、先人后己的行動,兌現了誠實守信、服務游客的諾言。
2005年8月28日,陜西洛川,一場旅游途中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車廂頓時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旅游大巴車被撞得嚴重變形,車內血肉模糊,亂作一團。危急時刻,車廂里傳來導游文花枝“挺住!加油!”的鼓勵聲。這個聲音雖然微弱,卻透著一股沉穩、堅定,像黑暗中的一線光束,讓受傷、受驚的游客從死亡的噩夢里看到生的希望。事后許多親歷者都說,正是這個很有穿透力的聲音,給了大家支撐下去的勇氣。其實,在這起6人死亡、14人重傷、8人輕傷的重大交通事故中,文花枝是傷得最重的一個,但重傷的她一直牢記著自己的神圣職責。當施救人員一次次向她走過來,她總是吃力地搖搖頭說:我是導游,我沒事,請先救游客!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救援時間里,她多次昏迷,但只要一醒過來,就不停地為大家鼓勁、加油。文花枝是最后一個被救出來的。她左腿9處骨折,右腿大腿骨折,髖骨3處骨折,右胸第4、5、6、7根肋骨骨折。
由于延誤了寶貴的救治時間,醫生不得不為文花枝做了左腿截肢手術。她才20多歲,正是一個女孩最寶貴燦爛的青春年華。半個多月后,得知自己失去了一條腿的殘酷事實,出事之后一直沒有流淚的花枝流淚了。但幾分鐘后,再抬起頭的她眼里已沒有了淚水。也就是從這天起,花枝還是像從前那樣,總是用微笑面對一切。
文花枝一直是一個用真誠和微笑對待游客的陽光女孩。她常說:作為導游就是要把游客當成朋友和親人。每帶一個團,她都按事先的承諾服務;每到一個地方,她都提醒游客購物要謹慎;每到吃飯的時候,她都先安排好游客,自己最后才吃。游客稱贊,她是我們人品上的“導游”,是我們職業道德的“導游”。
2006年,文花枝獲得了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杰出青年等榮譽。
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篇4】
陳斌是安徽黃山一名景區管理員。2017年10月10日上午,一名女子不慎跌入江中,陳斌聽到呼救聲后,迅速朝碼頭跑去,不顧自身安危,三步并作兩步飛奔下40級階梯,直接躍入江中救人,最終成功將落水女子拉上了岸。他說,“當時是有一點點害怕,不過以后再遇到,也會奮不顧身跳下去救的。”
2017年10月10日上午,安徽省歙縣深渡鎮綿潭村碼頭,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村民在新安江邊洗衣時,不慎跌入江中。此時,在景區執勤的管理員陳斌聽到了急促的呼救聲,他立即轉身朝碼頭跑去,只見一女子在水中胡亂拍打著水面。
陳斌不顧自身安危,三步并作兩步飛奔下40級階梯,來不及多想,直接躍入江中救人。此時落水女子已離開碼頭三米多遠,很快就要進入深水區,深水區水深達十幾米,一旦進入,救人將變得十分困難。就在這個危急時刻,陳斌抓住了落水女子,而該女子因為極度慌張、害怕,緊緊拽住了陳斌的手臂,陳斌用盡全身力氣,一只手拉著女子,一只手奮力劃著向碼頭游去。游到岸邊時,因為被水淹沒的階梯布滿了青苔,陳斌兩次都從階梯上滑下水去,他逐漸感到寒冷,體力不支,最后,在路人的幫助下,才把落水女子拉上了岸。
上岸之后,驚魂未定的女子說了句“非常感謝”,然后就呆呆地站在碼頭。陳斌看到她沒有受傷,便囑咐了幾句,就默默回家更換衣服了,這才發現手臂和膝蓋都紫了,手機也進了水。當家人問起原因時,為了避免家人擔心,他只說是自己不小心落水。
工作之余,陳斌(中)在辦公室學習。圖片來源:黃山市文明辦
綿潭碼頭的監控清晰地記錄下了救人事件的全過程,令人震驚的是,從跑下階梯到救起女子,陳斌用時僅半分鐘。
最新先進道德模范的事跡【篇5】
__X,女,50歲,X縣中小學高級教師,自1993年畢業以來,一直任教于X縣梁二莊小學。從教28年來,王老師執著于“教師”這個職業,默默踐行著心中不變的誓言——“以教師為職業,以教育為事業”,每一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她是梁二莊小學學科帶頭人、教研組長,在語文教學、教研、教改中真正起到了“傳幫帶”的作用。為了讓全校教師上好每一節公開課、示范課,她總是認真地組織教師集體備課,研讀教材,帶領老師由個案形成共案,每一篇教學設計都能做到精益求精。課堂上的她更是用愛心、耐心真誠對待每一位學生。無論孩子成績是好是差,讓每個孩子每天都有進步是她不變的教育宗旨,由于教學出色,王老師在家長中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2013年9月,王老師擔任梁二莊小學業務副校長,主抓學校的教學工作。自上任以來,兢兢業業,以校為家,帶領全體老師深入教學一線,抓教研,重課改。不知有多少次,為了教研一個知識點,和老師討論得耽誤了學校餐廳的飯點,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飯,家中雙方的父母更是無暇顧及。無論禮拜天,不管寒暑假,只要學校有臨時任務,隨時都能到學校,并且總能高標準完成任務。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王校長的帶領下,在全體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梁二莊小學的教育教學成績蒸蒸日上:在全縣舉辦的第一屆、第二屆、第四屆“算好數”、“古詩詞”比賽中,均榮獲一等獎;2015年榮獲中小學業務工作擂臺賽先進單位;2016、2017、2018、2019、2010年均榮獲重點工作突出單位;2018年,全縣“教學常規”現場會在該校召開。除此之外,王校長本人也獲得了累累碩果:2009年被評為縣教改能手、十佳班主任;2012年,被評為邯鄲市優秀教師、2013年被評為新課改先進個人;2019年兩項評估先進個人、2019年被評為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等。
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王老師永遠和梁二莊小學的老師們一起耕耘著、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