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
在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之際,為激勵廣大青年牢記黨的教誨,傳承偉大精神,立志民族復興,在青春的賽道上跑出當代青年的最好成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7篇)最新,以供大家參考!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1)
“我們申辦冬季奧運會的目的是促進在3億人中普及冰雪運動,并推動中國冰雪運動的跨越式發展。”初,在俄羅斯索契總書記習近平向國際奧委會主席巴 赫介紹了年初自北京冬奧會成功申請以來,我國以籌辦北京冬季奧運會為契機,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促進冰雪運動的迅速推廣和普及。
這將是世界冰雪運動的巨大變革,無疑還將增強世界的信心并聚集“共同未來”的力量。
在“三億人冰雪”目標的推動下,我國的冰雪旅游實現了全面升級和跨越式發展。
貴州省第十一屆運動會冬季項目六盤水開始了比賽,冰雪英雄夢幻般的體育場將展示其風格;“帶動3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示范活動在北京石景山區冬奧社區舉行,各行各業代表和正在為冬奧會做準備的冰雪選手參加了此次活動的...冬季奧運會的舉辦不僅給世界展示了體育運動的高光時刻,而且還使人們參與冰雪活動的火熱場景到處可見。
冰雪運動作為現代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跨越式發展在從主要體育國向大型體育力量邁進的進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今年,第三季度發布了《體育強國建設綱要》,將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的相關內容納入“實施國家健身戰略,幫助健康中國建設”和“促進體育文化繁榮與發展。弘揚中華體育精神”。
自北京成功申請冬奧會以來,截至20-年10月,全國居民參與冰雪活動的人數為3.46億,冰雪體育的參與率達到24.56%,實現了推動三億人的“小目標”。
習近平主席還曾說過:“隨著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世界冰雪歷史將以北京冬季奧運會為界線。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成為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的里程碑。”美麗的愿景已成為一個熱門現實,體現了大國的諾言。
借助北京冬季奧運會的巨大機遇,中國打破了冰雪運動時空局限性,全面實施了“南展西擴東進”和“四季擴大”戰略。
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冰場,向全民健身注入了新的內容,為建設體育強國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并提供了全球冰雪和冰雪產業的發展的空間。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2)
通過今天的思政第一課,讓我了解了什么是冬奧精神,什么是中國冬奧健兒精神,首鋼大跳臺、云頂滑雪公園。不同的賽場,中國隊選手谷愛凌和蘇翊鳴做出了相同的選擇,最后一跳,沖擊此前沒有達到的難度。
從來沒有在正式比賽中拿出來的動作,為什么要在此刻嘗試?最后5分鐘才決定用這個動作挑戰自己。不是為了滑得比別人好,而是想滑出100%的自己,讓世界看到我的比賽。這是谷愛凌的回答。
蘇翊鳴說:“這份自信來自日復一日的錘煉,也來自祖國的支持。我17歲,第一次參加冬奧會,沒什么可擔憂的。”勇于挑戰自我,用拼搏去打破曾經的不可能。
他們的這份自信灑脫,也在激勵更多青少年去面對挑戰。這些就是我們中國冬奧健兒的精神,是大國之風范。
拼搏成就自己,也讓選手之間惺惺相惜。谷愛凌賽后第一時間上前安慰傷心的對手——世界排名第一的法國隊選手苔絲,蘇翊鳴則向同登領獎臺的兩名加拿大隊運動員送上祝賀:“他們都是我的偶像,能夠和他們一起站上領獎臺,十分榮幸。”這同樣是體育精神的體現,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過程中,讓彼此更團結。這些就是我們的冬奧精神。
要在冬奧會上展現狀態,爭取每一場比賽都做到,冬奧賽場的激烈較量,激發著中國運動員的拼搏心、報國志。賽場上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在拼搏中砥礪成長,在奮斗中實現夢想,正是選手們在賽場上傳遞出的信念。“北京冬奧會的獎牌,是我最想要的成人禮物”,這是蘇翊鳴的心愿。他的成長,不僅因為這枚獎牌,更是因為這段經歷。在挑戰中,一代代冰雪運動員接續成長。拼搏中,他們努力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在成就中國冰雪運動更遠大的未來。
通過老師們以北京冬奧為題來講解思政第一課,讓同學們深入了解了那些為國爭光的冬奧健兒,他們身上的永不服輸,頑強拼搏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3)
冬季奧運會已經結束,有些回憶,遠遠不止那些榜上的獎牌。在北京冬奧會中,有許多感人的瞬間。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贊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不一樣的中國。而此次北京冬奧會的籌備和舉辦,更是推動中國文化傳播的契機。
俗話說“不出正月都是年”,北京冬奧會正好在正月里舉辦,這是中國在邀請世界各地的朋友們來“家里”過年,感受一場中國元素的文化盛宴。從會徽“冬夢”到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從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到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一幕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形象景觀,講述著中國發展故事,傳遞著中國價值。
奧林匹克運動既是體育的盛會,也是教育的契機。在奧林匹克運動中,有歡喜也有淚水。不管怎樣,只要曾經拼搏努力過,奧林匹克就不會吝嗇每一塊獎牌,人們也不會吝嗇他們的掌聲。那些失意的英雄,奧林匹克會銘記你們,全世界會銘記你們。北京作為第一個“雙奧城市”,再次將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這是對廣大青少年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重要契機,也是奧林匹克運動價值理念的要求。
“燃燒的雪花,溫暖凝聚我和你。”志愿者們匯聚成服務冬奧的磅礴力量,讓更多人感受著北京冬奧的溫暖。作為東道主,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中國人民的參與與支持,北京冬奧會計劃招募志愿者2.7萬名,61.6萬人積極報名,各省市包括海外青年學生到了80%。他們以優質的服務詮釋“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以最飽滿的熱情展現中國文明友好形象。
我們繼續發揚“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互相學習,奮力拼搏,追求真理,再創佳績;讓我們當運動員在運動會上表現出的團結一致、頑強拼搏、奮勇爭先、追求真理的團隊精神,用在我們的工作學習中,讓我們的人生綻開絢麗的成功之花。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4)
時光飛逝,轉眼間大學生活只剩下了最后一學期,如今再學習開學的第一節思政課,也多了一些不同于從前的看法。這個假期我們見證了奧運健兒們在北京冬奧會上努力拼搏、奮發向上的精神,我想也正是這種不畏失敗的精神,指引著他們前進,幫助他們在冬奧場上取得了優秀的成績!
“建設體育強國,共圓復興之夢”這一主題與我們黨的百年奮斗息息相關,開學第一節思政課,有大中小學的老師、教授們帶領我們學習,不僅給我們講述了我們黨自成立以來所經歷的種種險阻危機,也讓我們認識了在這百年征程之中許許多多值得尊敬的共產黨員的故事。也正是他們的奮不顧身,為我們如今這個幸福美好的新中國,鋪下塊塊踏向成功道路的不朽基石。我們能夠有如今這樣美好和諧的生活,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離不開千千萬萬共產黨員不顧自身、舍命為國的愛國壯舉。而如今的我們承接著先輩們的愛國精神,繼承著建設新中國的偉大使命,隨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前仆后繼的投身,我們的祖國在這短短幾十年中騰飛崛起,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占據著任誰都無法輕視的國際地位。
革命先輩們的事跡精神是我們所有青年學生都應該學習的,正是因為有他們的無私付出,才能在祖國的危難之際,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我們要學習先輩們的愛國精神,立下報效祖國的心,鍛煉身體,磨練意志,找到屬于我們自己未來的方向和目標,全身心地的投入于學習之中。少年強,則國強!我們一代新青年要努力奮斗,共圓復興之夢!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5)
一個世界大國,往往要經歷三大階段:認識自己,成為自己,表達自己。這個意義上,北京冬奧會是一個很好的契機。一方面,這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世界頂流”,全球運動員和記者來到北京沉浸式體驗風土人情,全球媒體將帶領無數雙眼睛領略這個東方大國的風采。另一方面,作為人類和平的偉大集會,奧運會本身承載著“更團結”的追求,而久為疫情所累的世界,也十分期盼能夠借此當口放下一些焦灼,欣賞競技的激情,感受文化的魅力。可以說,舞臺已經備好,觀眾已經就位,作為東道主的北京,既是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國文化中心,要努力做到“中國故事、國際表達”,讓奧運風與“中國風”共同飛向世界各個角落。
講好中國故事的意義,不止于“中國表達”,也包含公共價值。所謂“文以載道”,奧運物品的審美也好,非遺展演的民俗也好,都承載著中國之道。從“和羹之美,在于合異”的包容心態,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傳統哲學;從“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義利觀念,到“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大同理想,這種中式價值觀飽含著中國智慧和情懷,也提供了一種新的“世界觀”,給國際社會以啟發。可以說,中國故事具有世界性意義,借由冬奧舞臺講好中國之道,本身也是踐行奧林匹克精神的應然之舉。
“你去過的哪個國家和描述的完全不一樣?”在一外國問答平臺上,曾有這樣一個熱門話題,大量外國網友的答案是“中國”,其中有人感慨“在中國生活了幾年后,我發現西方媒體上有很多垃圾信息。”今天的中國不缺流量,但我們需要被外界準確地認知。不斷增強對外傳播的“自塑能力”,講好國家的和平、可親、文明,講好國民的自信、自立、自強,一個為人理解的中國將收獲更多尊重,也將更好助益世界。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6)
奧運會,既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盛會。推動不同文化交流互鑒,增進全球對本國文化的了解認同,也一直是主辦國的重要目標。,希臘人用多噸水把引以為傲的愛琴海“搬”進了體育場,構成了歷史長河的隱喻、包蘊萬物的象征;里約奧運會,桑巴、搖滾、波薩諾瓦音樂將巴西人的激情與歡樂表現得淋漓盡致;的索契,交響樂、芭蕾舞、文學名著等多領域精粹組成了一部俄羅斯歷史文化的交響詩……這些生動鮮活的表達,傳遞著一個國家想要將本土文化翻譯給全世界的強烈意愿,共同組成了一曲對奧林匹克精神的頌歌。
作為文明古國,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作為新興大國,中國的形象日趨重要。而奧運會,正是表達中國文化、展現中國形象的重要平臺。回想北京奧運會,可親可感的中華文化“圈粉”無數,也讓世界重新認識了開放自信的中國。14年如白駒過隙,冬奧會將“麥克風”又一次遞到了我們手中,一個“強起來”的中國,一個蓬勃煥新的北京,更要將悠久的歷史文化、自信的時代故事講給全世界聽。一個好故事勝過一堆大道理,中國符號、書法繪畫、民間藝術、戲韻茶香,無不是中國文化的生動載體,無不是消融壁壘和隔膜的有力工具。
五·四主題宣講活動心得體會(篇7)
此次《思政第一課》以“講好冬奧故事,砥礪奮進力量”為主題,它向我們介紹了這個冬天,一群在奧運賽場追逐夢想,奮力拼搏的年輕人,當談到他們的年齡時,我驚訝了,因為他們當中有很多“00”后,有的甚至比我還小一些,其中最令我欽佩的是18歲的奧運冠軍谷愛凌,相信大家也略有耳聞,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臺比賽中,谷愛凌前兩跳過后依然落后,面對不利局勢她并未害怕退縮,而是調整狀態,放手一搏,最終以1620度轉體的高難度動作奪得高分,一舉奪冠,創造了新的世界歷史。接受采訪時她說:“我不是為了戰勝對手,而是為了挑戰自己。”眾所周知,此次谷愛凌放棄美國國籍代表中國參賽,為中國斬獲2金1銀,她的加入填補了中國滑雪運動的空白,所以在她身上我看到的不僅是在賽場上奮力拼搏,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的運動員,更是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愛國志士。這不僅僅是一場激烈精彩的競技比賽,還向我們傳達著一種精神、一種信念。
看完《思政第一課》我的感受就是作為新一代的青年,在面對挫折時要有一種自信,堅韌,勇敢,拼搏的時代精神,同時我們也必須樹立遠大理想,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努力擔當起建設祖國的重任!